Saturday 13 June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30龛号:牧牛图颂



宝顶山第30号:牧牛图颂

《牧牛图颂》的题材简单但是里面的含义却体现了佛家精神,恰似一颗心被佛化过程。从被各种约束绑着到自己心甘情愿的受于佛法之下。

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杨杰)《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共分十二组:

第一组“未牧” 
第二组“初调”
第三组“受制”
第四组“回首” 
第五组“驯服”
第六组“无碍”
第七组“任运”
第八组“相忘”
第九组“独照”
第十组“双忘”
第十一组“禅定”
第十二组“心月图”

第一组“未牧”。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一头肌肉健壮的牛,昂首欲奔。牧童头戴尖顶圆帽, 身穿小袖衣至膝, 腰束绳带, 小腿饰袜筒, 脚蹬山坡, 怒目咬牙, 双手用力紧握牛鼻绳。颂曰:“突出栏中不奈何,若无绳绻总由他,力争牵尚不回首,只么因循放者多。”

第二组“初调”。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位于崖壁右部中间。牧童衣着同前,左手用力紧握牛鼻绳,右手上举扬鞭, 强使牛回首。牛虽回首, 但仍看上去倔犟不驯服。颂词已风化, 损泐严重,现仅残存四字:“……头角往……时……”

第三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 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牧人面部表情慈祥, 头束高发髻, 身穿圆领对襟短衣, 胸前系带, 下穿三角裤, 右手牵牛绳, 左手扬鞭用力赶牛向西(左)。颂曰:“芳草绵绵信自由, 不牵终是不回头, 虽然暂似知人意, 放去依前不易收。”

第四组“回首”。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在风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这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牧童身穿短衣, 下穿长裤,头戴斗笠,背一竹鸡笼, 左手轻挽牛鼻绳, 右手攀援岩石, 一只脚蹬在石梯上, 另一只脚脚尖立地。颂曰:“牵回只似不同群, 放去犹疑性未从(止), 取放未能忘鼻索, □放□□放者空。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大家请看,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极为生动,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

两牧童身穿尖领小袖长衣, 腰束绳带, 攀肩并坐在山石上, 右牧童向左牧童悄悄耳语, 开怀而笑。牧童不管牛, 牛向牧童走来,牧童右手上的牛绳毫不着力, 左手拿着鞭, 站在右边的牛好像在认真倾听主人的谈话。牛已驯服, 自在悠闲; 牧童也轻松自如。颂曰:“放去收来只自由, 鼻头绳芯(亦当)□ , 虽然立(意)□□□,步步由(自)不放伊。”第六图中, 左牧童左手拿鞭与右牧童攀肩依偎而坐, 并偏头侧耳倾听其讲悄悄话, 笑口张开。牧童左侧的牛屈腿跪地, 伸颈饮泉水。牛绳挽在牧童手上, 鞭已挂肩无用。颂曰:“放来霞似会人(言), □□□侵更(可)怜, 坐看□绿全不顾,由有绳绻虑狂颠。”

第七组“任运”。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绳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寻。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牧童发束双髻, 身穿短袖对襟长衣, 双领下垂, 袒胸露腹,双眼平视前方, 左手轻轻提牛绳, 右手指着牛。牛鼻无绳, 悠闲自在站向牧童, 正欲向西饮水。颂曰:“牛鼻牵(空鼻无)绳, 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止),朝昏不免要人寻。”

第八组“相忘”与第九组“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扬动听,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就不能净绝,所以还需继续修炼。

牧童头束双发髻, 悠闲自得地坐在山石上, 为后面老牧人优美的笛声所陶醉, 听得怡然忘情, 摇头晃脑, 手脚也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拍节。牧童身边的牛脖上挽绳, 俯首伸舌舔蹄。颂曰:“万象忘机无所得, 牛身全白尾由黑,(比)霞千颂故其中,口坐孤岩谁取则。” 第九图老牧人头束高发髻, 髯须飘逸, 身披蓑衣, 依岩而坐, 手持横笛,悠然吹奏。美妙的笛声不仅吸引了牧童, 就连天上飞的仙鹤也因悠扬的笛声而陶醉停下。一头鼻上无绳的牛正立于老牧人身后, 仰首饮山泉。颂曰:“全身不观鼻嘹天, 放者无拘坐石巅, 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第十组“双忘”。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牧童在树荫的山石上敞衣袒胸露腹, 面西仰卧酣睡, 右手枕于头下, 左手在头顶上。身后树上小猴吊在树上,调皮地抓牧童的衣袖, 而牧童竟全然不知。牛经过调服温顺地在牧童足下四腿跪伏, 卧地休息。颂曰:“高卧烟霞绳放收, 牧童闲坐(况)无忧, 欲寻古〔尊〕□踪□,去住人间和自由。”

第十一组“禅定”。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病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炼。

除去前述十图外,还另有两图与《牧牛图颂》有密切关系,一并介绍。第十一图:牛已不见了。凿一方龛, 内刻一雕像结跏趺坐, 鬈发, 着圆领通肩大衣, 袒胸露腹,手结禅定印。这个雕像被认为是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宝顶山石窟建造者赵智凤的雕像。祖师像顶上置一方碑,碑铭曰:“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衣人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竹绿与岩泉”。雕像右边,一只野鹿衔着一朵莲花, 莲花上托一方碑, 上覆宝盖, 碑铭曰:“假使热铁轮, 于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 退失菩萨心。”

第十二组“心月图”。修炼到最后,修行者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这轮亘古长存的皓月。这组造像叫做“心月图”。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心”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位于崖壁左(西)端。人、牛均已不见,只一四足象鼻脚的方形莲台, 莲台上一朵莲花托一方碑, 碑上瑞云间托着一轮明月。碑铭曰:“了了了无无所了, 心心心更有何心, 了心心了无依止, 圆炤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 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 野花芳草自丛丛。”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前面说了,人代表修行者的物质体,牛代表修行者的心,代表修行者主观的精神世界。修炼到这里,这二者已不再呈名相,不再着痕迹,而是高度圆融,高度统一,物我双忘。它们就如同被明月寒光映照出的那些虚幻光影一般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向我们昭示了“空”的含义和“空”的境界。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若要问这“空”的个中究竟,那么你们就看看大自然中那一丛丛随缘而生,缘散而灭,来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野花芳草,它们就蕴含了佛法般若的深刻道理。正如同禅宗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整龛造像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其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节奏,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之中。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禅宗教义的同时,也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乐的田园风趣。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忽略了其宗教含义,而沉醉于云缠雾绕的林泉山水,以及牧人和牛儿的各种质朴、生动的情态之中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