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3 June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9号:锁六耗

宝顶山第19号:锁六耗

在六耗图中,一卷发人怀抱猿猴结跏趺而坐。其左侧竖刻“弥勒化身”,右则刻着““博大士作”,头上刻着弥勒佛像代表着卷发人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这龛六耗图实际上是赵智凤根据傅大士的《心王铭》再加上自己的主张刻出来的,很富有创造性。在卷发人的座下缚有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这六根如果随意与外界接触,就会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来污染人的情识,迷住人的真性,让人产生各种欲念,导致各种行为,使人“意如野马,奔走无闲;眼如走犬,逐五色村;身如大鱼,常思浊海;舌如狐狸,寻尸即奔;耳如乌鸦,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入穴”。

莲座下的六种动物都被绳子紧缚着,这表示六根不可放纵,必须“缚心猿、锁六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使心清静安宁。这是佛教“绝尘”修行的基本要求。

在卷发人的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的毫光中出现“善、福、乐”三个字,靠地狱一边的毫光中出现“恶、祸、苦”三个字。意思是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

上部修行者左壁:“人天五欲」四禅八定」二乘寂灭」菩提自在」如来究竟”,右壁:“地狱极苦」饿鬼饥渴」畜生患难」修罗斗战」人中贫贱」”。

这龛“六耗图”与 “六道轮回图”一起,将佛教哲理有关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面的“境与识”、“因与果”等,作了系统的、提纲式的表述,从而构建起宝顶大佛湾宗教哲学的理论框架。
(网路照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