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3 June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30龛号:牧牛图颂



宝顶山第30号:牧牛图颂

《牧牛图颂》的题材简单但是里面的含义却体现了佛家精神,恰似一颗心被佛化过程。从被各种约束绑着到自己心甘情愿的受于佛法之下。

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杨杰)《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共分十二组:

第一组“未牧” 
第二组“初调”
第三组“受制”
第四组“回首” 
第五组“驯服”
第六组“无碍”
第七组“任运”
第八组“相忘”
第九组“独照”
第十组“双忘”
第十一组“禅定”
第十二组“心月图”

第一组“未牧”。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一头肌肉健壮的牛,昂首欲奔。牧童头戴尖顶圆帽, 身穿小袖衣至膝, 腰束绳带, 小腿饰袜筒, 脚蹬山坡, 怒目咬牙, 双手用力紧握牛鼻绳。颂曰:“突出栏中不奈何,若无绳绻总由他,力争牵尚不回首,只么因循放者多。”

第二组“初调”。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位于崖壁右部中间。牧童衣着同前,左手用力紧握牛鼻绳,右手上举扬鞭, 强使牛回首。牛虽回首, 但仍看上去倔犟不驯服。颂词已风化, 损泐严重,现仅残存四字:“……头角往……时……”

第三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 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牧人面部表情慈祥, 头束高发髻, 身穿圆领对襟短衣, 胸前系带, 下穿三角裤, 右手牵牛绳, 左手扬鞭用力赶牛向西(左)。颂曰:“芳草绵绵信自由, 不牵终是不回头, 虽然暂似知人意, 放去依前不易收。”

第四组“回首”。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在风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这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牧童身穿短衣, 下穿长裤,头戴斗笠,背一竹鸡笼, 左手轻挽牛鼻绳, 右手攀援岩石, 一只脚蹬在石梯上, 另一只脚脚尖立地。颂曰:“牵回只似不同群, 放去犹疑性未从(止), 取放未能忘鼻索, □放□□放者空。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大家请看,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极为生动,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

两牧童身穿尖领小袖长衣, 腰束绳带, 攀肩并坐在山石上, 右牧童向左牧童悄悄耳语, 开怀而笑。牧童不管牛, 牛向牧童走来,牧童右手上的牛绳毫不着力, 左手拿着鞭, 站在右边的牛好像在认真倾听主人的谈话。牛已驯服, 自在悠闲; 牧童也轻松自如。颂曰:“放去收来只自由, 鼻头绳芯(亦当)□ , 虽然立(意)□□□,步步由(自)不放伊。”第六图中, 左牧童左手拿鞭与右牧童攀肩依偎而坐, 并偏头侧耳倾听其讲悄悄话, 笑口张开。牧童左侧的牛屈腿跪地, 伸颈饮泉水。牛绳挽在牧童手上, 鞭已挂肩无用。颂曰:“放来霞似会人(言), □□□侵更(可)怜, 坐看□绿全不顾,由有绳绻虑狂颠。”

第七组“任运”。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绳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寻。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牧童发束双髻, 身穿短袖对襟长衣, 双领下垂, 袒胸露腹,双眼平视前方, 左手轻轻提牛绳, 右手指着牛。牛鼻无绳, 悠闲自在站向牧童, 正欲向西饮水。颂曰:“牛鼻牵(空鼻无)绳, 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止),朝昏不免要人寻。”

第八组“相忘”与第九组“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扬动听,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就不能净绝,所以还需继续修炼。

牧童头束双发髻, 悠闲自得地坐在山石上, 为后面老牧人优美的笛声所陶醉, 听得怡然忘情, 摇头晃脑, 手脚也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拍节。牧童身边的牛脖上挽绳, 俯首伸舌舔蹄。颂曰:“万象忘机无所得, 牛身全白尾由黑,(比)霞千颂故其中,口坐孤岩谁取则。” 第九图老牧人头束高发髻, 髯须飘逸, 身披蓑衣, 依岩而坐, 手持横笛,悠然吹奏。美妙的笛声不仅吸引了牧童, 就连天上飞的仙鹤也因悠扬的笛声而陶醉停下。一头鼻上无绳的牛正立于老牧人身后, 仰首饮山泉。颂曰:“全身不观鼻嘹天, 放者无拘坐石巅, 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第十组“双忘”。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牧童在树荫的山石上敞衣袒胸露腹, 面西仰卧酣睡, 右手枕于头下, 左手在头顶上。身后树上小猴吊在树上,调皮地抓牧童的衣袖, 而牧童竟全然不知。牛经过调服温顺地在牧童足下四腿跪伏, 卧地休息。颂曰:“高卧烟霞绳放收, 牧童闲坐(况)无忧, 欲寻古〔尊〕□踪□,去住人间和自由。”

第十一组“禅定”。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病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炼。

除去前述十图外,还另有两图与《牧牛图颂》有密切关系,一并介绍。第十一图:牛已不见了。凿一方龛, 内刻一雕像结跏趺坐, 鬈发, 着圆领通肩大衣, 袒胸露腹,手结禅定印。这个雕像被认为是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宝顶山石窟建造者赵智凤的雕像。祖师像顶上置一方碑,碑铭曰:“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衣人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竹绿与岩泉”。雕像右边,一只野鹿衔着一朵莲花, 莲花上托一方碑, 上覆宝盖, 碑铭曰:“假使热铁轮, 于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 退失菩萨心。”

第十二组“心月图”。修炼到最后,修行者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这轮亘古长存的皓月。这组造像叫做“心月图”。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心”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位于崖壁左(西)端。人、牛均已不见,只一四足象鼻脚的方形莲台, 莲台上一朵莲花托一方碑, 碑上瑞云间托着一轮明月。碑铭曰:“了了了无无所了, 心心心更有何心, 了心心了无依止, 圆炤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 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 野花芳草自丛丛。”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前面说了,人代表修行者的物质体,牛代表修行者的心,代表修行者主观的精神世界。修炼到这里,这二者已不再呈名相,不再着痕迹,而是高度圆融,高度统一,物我双忘。它们就如同被明月寒光映照出的那些虚幻光影一般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向我们昭示了“空”的含义和“空”的境界。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若要问这“空”的个中究竟,那么你们就看看大自然中那一丛丛随缘而生,缘散而灭,来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野花芳草,它们就蕴含了佛法般若的深刻道理。正如同禅宗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整龛造像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其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节奏,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之中。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禅宗教义的同时,也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乐的田园风趣。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忽略了其宗教含义,而沉醉于云缠雾绕的林泉山水,以及牧人和牛儿的各种质朴、生动的情态之中了。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2号:九护法神像,第1号:镇坛虎



宝顶山第2号:九护法神像

据考究,这里才是整个大佛湾的入口,所以九护法神置立守卫道场。笔者从护法神的手中的器物推断按从南至北顺序,像一身残和像二重面的可能是(二)龙众Naga或(四)乾达婆Gandharva,像三提人头被推断是(三)夜叉Yaksa,像四举小鼠被推断是(五)阿修罗Ashura,像五握宝剑已经被学者确认是释迦摩尼佛,像六持活蛇被推断是(八)摩睺罗伽Mahiraga,像七捧大刀被推断是(七)紧那罗Kinnara,像八举方扇被推断是(一)天众Deva,像九扛猫头鹰被推断是(六)迦楼罗Garuda。为了寻找学者的记录,翻遍几晚的网上资讯都找不到。笔者只好自己研究《天龙八部》的特性,传说,原来与《九护法神像》手上的宝物有关联,所以大胆的推断。可惜两尊的护法神像受创严重而不能推断属于(二)龙众Naga或(四)乾达婆Gandharva。

佛教圣地,一开始都造护法神,如各佛教寺庙里的四大金刚即是。这一龛的护法神是根据《根本说一切又部毗奈耶杂事》所雕凿的,共有九尊,中间持剑那位“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是其它八位护法神的统领,为佛陀所“化现”,他的两侧便是“八大部”: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又称“天龙八部”。

按从南至北顺序,像一身残,像二重面,像三提人头,像四举小鼠,像五握宝剑,像六持活蛇,像七捧大刀,像八举方扇,像九扛猫头鹰。中央像五神头上方化有一小坐佛,佛两侧各有一飞天人,左像手捧莲花,右像双手合十。两侧各神头上方亦立一小神像,为其本尊像,像下有彩云托足。龛两端各立有三怪神,高1.50米。南端三像已残,北端三像为人头兽足,鸡头人身及兽头人身,双手提桶或持蕉叶。主像脚下分别排列七鬼怪,高1.10米。依从南至北顺序,一为牛头持棍,二为猪头捧物(双手已残),三为狗头持鞭(残),四为一怪跪举供案,五为兔头捧斧,六为猴头献果盘,七为怪物持叉(头残)

大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佛和菩萨变得这样又凶又恶。要知道,密宗很讲究威慑力。所以他们作出愤怒的样子,目的是要为众生扫除“魔障”。人们在从不觉醒的过程中,主观和客观都有许多障碍,只有扫除这些障碍,才能尽快觉醒,达至成佛。

护法神即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之神祗。按照中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格局,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怖畏,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宝顶山大佛湾别致地用九大护法神来怖畏。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





宝顶山第1号:镇坛虎

据说在古时入口处旁山壁上就刻着一只老虎,名为“镇坛虎:, 但是大伙儿怎么看来看去都觉得像熊猫多一点。

可能四川没有老虎,工匠也只能凭自己想象去刻出那么可爱的老虎。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3号:六道轮回


宝顶山第3号:六道轮回

从富有科学构造的华严三圣走过来,就被张着大牙咬着大轮的巨像吸引。原来这个龛的含义就是佛教的“因果轮回说”。这个龛原本是入门旁边第三个佛龛,续第1号《镇坛虎》和第2号《九护法神像》后的第一个佛教教育的开始。除了高大的雕刻外,里面的精细雕刻所表达的意义更加让笔者觉得震撼。

宝顶山的石刻造像是为了向人们形象地宣扬佛教基础理论的,这就是第一课。开宗明义,就讲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一龛的造像集中反映了佛教的“业力果报说”和“因果轮回说”。

这一龛的主像高6.6米,叫无常大鬼。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土、水、风、火4种元素构成的,叫“四大”。万事万物不是无因而生,而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形成的,佛家把这叫做“因缘和合”。因缘和合谓之有,因缘解体谓之无,万事万物皆无常态,万事万物皆有始有终。这就是无常,也叫“空”,即“万事无常,四大皆空”。这个无常大鬼的两只大手臂攀着一个直径2.7米的大轮子,这轮子实际上就是“苦海”的缩影。

六趣轮可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座下有一条蛇。此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嗔恚“三毒”。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大轮中心坐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一人,表示修行的众生。他的心际飞出六道毫光,把轮盘分为6叶。这表示“万源发于心,一切由心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支配行动。每道毫光中都有小圆圈,圆圈内不是佛就是菩萨,这表示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

第二圈正上方中间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

第二圈“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

第二圈“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

第二圈正下方中间为“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

第二圈“地狱道”之右是“恶鬼道”,刻一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

第二圈“地狱道”之左是“畜生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驰驱,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

以上“六道”中的前三道被称为上三道(又称三善道),后三道被称为下三道(亦称三恶道)。其中最悲惨、最痛苦的是“地狱道”,最快乐、最美好的是“天道”。

第三圈上方正中小圆龛内,刻一罗刹将军,身著将服,手执宝剑,危襟端坐。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共十八个单位。

第四圈分十八格,每格中于瓦罐似的套筒里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从“天道”开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可见套筒两端刻有:人头人尾,人头畜尾(天道);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狮头畜尾(阿修罗道);禽头畜尾,畜头蛇尾(畜牲道);马头蛇尾,鱼头人尾,蛇头畜尾(地狱道);人头畜尾,畜头畜尾(饿鬼道);猪头畜尾,龙头人尾,鸟头畜尾(人道)等等,这可能表示的是受胎生死像,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


“六道轮回图”是佛教人生观的物化表述。它以具体可视的形象,阐述了佛教因果论、因缘说、业力说的基本教义。

这里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在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轮表“贪”;右下角有一公猴,捂住下体仰望着一位美丽的少女,这里用猴子来象征色欲,暗示贪念是让人作恶的源头,正是贪念让人摆脱不了轮回。

还有一副猫捉鼠图,老鼠怕被猫吃掉,就爬上树梢,而猫在树下苦苦守候,这里显示了一堆矛盾体,鼠求生、猫求鼠死,这就叫做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预示着矛盾是人类烦恼的来源。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6号:舍利宝塔,第5号:华严三圣,第4号:广大宝楼阁




宝顶山第6号:舍利宝塔

舍利塔与宝顶大佛湾内石刻同代,为宋代作品,属石制实心四方形塔,高六米。舍利塔在华严三圣旁,是五级楼阁式方塔,三面四层檐,第二级有“舍利宝塔”四个字。第二、三级塔身三面及第四、五级正面各开一圆龛,内设坐佛像。塔檐瓦头浅刻佛坐像计一百二十七尊。


宝顶山第5号: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是指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来自于《华严经》。《华严经》全称《大方广华严经疏》,被誉为“经中之王”,其中描述了华藏净土世界的样子。

第5号龛内的这一组造像气势宏大,技艺精湛。通高8.2米,宽14.5米,占岩面积约120平方米。佛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佛像由岩壁向外倾斜,挑出岩檐近4米。雕凿这样的佛像,难度是相当大的。这3尊造像,中间是毗卢舍那佛,即大日如来,又叫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他头上的 “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两旁是他的左右胁侍普贤、文殊。按显宗的排列,应是左文殊,右普贤,而密宗恰好掉过来。

从造型上讲,这三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诚油然而生。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显示。

从体积上说,每一尊造像均重达数十吨,但袈裟衣纹豪放流畅,大气磅礴,给人一种强烈的丝的质感,这就更加烘托了佛和菩萨那种非凡的气质。从雕塑技法上看,衣纹既写实,又写意,大刀阔斧,精雕细刻,兼而有之。

从力学上看,文殊的悬臂离身2米,手上托着1.8米高的塔,重约800余斤,托了800多年了,至今没有换手,也没有掉下来。靠得是什么?靠得就是身上的袈裟。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



宝顶山第4号:广大宝楼阁

《广大宝楼阁》呈现了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仙菩堤树下悟道成佛的故事。

这部造像是据自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据经中所记:有一宝山,山中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仙居住,由于禀信佛法,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净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

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因效仿释迦牟尼于菩堤树下悟道成佛,他们于竹下结跏趺坐入诸禅定,成等正觉。竹内各生三童子,竹梢直通广大宝楼阁。

另有一说是此像为赵智凤老、中、青三个时代的修行造像,他在此现身说法,以示“诸佛菩萨与我无异”。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8号:千手观音



宝顶山第8号:千手观音

从大佛湾走来都是岩石直接开凿的佛龛,但是《释迦涅槃圣迹图》后就有一个楼,名“大悲阁”。当笔者踏入建筑物里,就被那金光闪闪,满墙的手给震撼了。

千手观音宝顶石窟大佛湾第8号龛的千手观音覆盖于南岩东端“大悲阁”内,也是大佛湾唯一以楼来覆盖龛的作品。《千手观音》。今天看到的《千手观音》是经理8年修复,才于2015年完成的修复后面貌。

《千手观音》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公元1174-1252)年间,为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此龛系摩岩龛,左右侧为大椭圆形。主像千手观音通高3米,作跏趺坐。座呈金刚须弥式,高0.7米。两位力士左右抬座,观音前额竖开一眼,八尊小佛饰于冠上,两条飘带由冠顶垂于肩,胸前八手或合十,或施印,或抚膝。观音慧目下视,面相慈祥,大有拯救众生于苦难的慈悲胸怀。宝顶大佛湾石窟第8龛与之不同,它全力渲染和展现的是千手干眼,以及手中所持的各种法器,把佛经内容的表现放在了次要地位。由此反映出大足石窟中晚唐至宋的千手观音像,在表现上经历了一个由严恪恪守佛经仪轨到简化佛经内容的历史过程。

观音身后左右两侧和头顶上方像孔雀开屏似的伸出830只手。手姿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每一只手上有一只眼睛,执一件法器。通体妆金,金碧辉煌,令人心动神摇,目不暇接。按佛教教义,凡有8只手以上的观音,都叫千手观音,但像大足宝顶山这样的占岩面积88平方米,通体妆金、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寰宇间也仅此一座。其姿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显得圆润多姿,金碧辉煌,给人以眼昏目炫之感.

观音额头上竖着有一只眼睛,这是密宗造像的特点,显宗是没有的。这只眼能洞察人们内心的奥秘,俗称“慧眼”,我们日常说的“独具慧眼”,指的就是这只眼睛。

观音的左侧,立一男像,头戴五梁冠,身着袍服,双手执笏;男像左边立一妇人,头顶猪首(象首?);猪首妇人在左侧下是一老者,仰面蹲跪,手捧口袋,作乞求施舍状。观音的右侧立一女像,双手拱揖;女像右边立一妇人,头顶象首。

观音左右侧的男像和女像分别名婆薮仙和吉祥天女。婆薮仙在唐、五代四川千手观音变中比较常见(见前述)。吉祥天女,原是婆罗门教的神,后来被纳入了佛教密宗神系。说她的父亲是德叉迦(Paa~ncika),母亲是鬼子母(Haariitii);为毗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于众生有大功德,但没有确实的经轨说明。《大疏演奥钞》卷十五中说:「千手观音十八部众释(定深记)云:次言功德者,吉祥天女也。梵曰摩诃室利(Mahaa'sri),言摩诃者大也,室利有二义,一者功德,二者吉祥」。吉祥天女的形象,《陀罗尼集经》卷十〈功德天品中〉说:「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画作种种璎珞、环钏、天衣、宝冠。天女左手持如意,右手施咒无畏,宣台上坐,左边画梵摩天,右边画帝释,如散花供养天女。」供养这个天女的好处,不空译的《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中说:「知此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能受持读诵、吉祥、莲华、严饰、具财、白色、大名称、莲华眼、大光曜、施食者、施饮者、宝光大吉祥。此大吉祥能除贫穷,一切不祥,所有愿求,皆有圆满。」

在婆薮仙和吉祥天女左右侧的头顶猪首和象首的妇人形象,身份是毗那夜迦天(Vinaayaka),又名大圣欢喜天(Ga.ne'sa)应为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的形象。男天者是大自在天的长子,为暴害娑婆世界的大荒神。女天是观音化现,与男天抱着,得其欢心,以镇服其凶暴,因此名称欢喜天。《毗那夜迦含光仪轨》中说:毗那夜迦有多种,或似人天,或似婆罗门,或现男女端正容貌。其现示象头是譬喻意思,意即如象王虽有嗔恚能力,但能驯伏于随养育者和调御师;毗那夜迦亦是如此,尽管现象头身,亦能皈依佛,所以示现象头。

毗那夜迦天的形象有:一为双身抱合的像。不空译的《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中说:夫妇二天,令相抱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系女天右肩,而令视女天背;或者女天面系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都露现出来;男天头无华鬘,肩着赤色袈裟;女天头有华鬘,而不着袈裟。一为二天身相抱正立,双象头人身;其左天着天华冠,鼻牙短,其目亦细,着赤色袈裟福田相衣,身赤白色。右天面目不慈,鼻长目广,不着天冠及福田衣,身赤黄色,唯以黑色衣而缠其颈肩;此天以面相着前天女面,作爱着相。但在《含光仪轨》的注释中又说:男天、女天,一为猪头,一为象头,二身各自胡跪。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1号:释迦涅槃圣迹

宝顶山第11号:释迦涅槃圣迹

《释迦涅槃圣迹图》以释迦牟尼最后一次说法相为石刻主题。

释迦涅槃圣迹在宝顶大佛湾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它以31米长的大画面来突出这一内容。由于大佛横卧,中国又称之为卧佛。但印度佛教中没有这个名字,按教义应当叫释迦涅槃圣迹图。其造型比例恰当,体形丰圆壮硕。佛的造像神态安详,气象庄严,慧眼微闭,似睡非睡,展示出涅架那种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雕塑家在艺术处理上是很高明的:用31米的长度来雕刻一个佛像完全可以,而且也不算小。但是如果放在这造像长达五六百米的大佛湾就显得小气了。因此,雕塑家采用60米长的比例来雕一尊大佛,然后留下一半(腿部以下)在岩石里。同时,又把头部的一棵梭罗树移往腿部前面用来支挡上面岩石的重量,在物理学与架构上完全符合了科学原理。

释迦牟尼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慧眼微闭,安祥而卧。其14尊弟子半身造像从平地涌出,躬身肃立,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做悲恸状,正在聆听老师的最后一次说法。由左至右是:1、迦叶,已毁。2、赵智凤,卷发,拱手,高1.54米。3、柳本尊,首戴方巾,捧八方钵,高1.64米。4、阿难,抱六合瓶,高1.74米。5、舍利子,捧钵,高1.93米。6、须菩提,持净瓶,高1.94米。7.富楼那,持莲花,高1.97米。8、目键连,捧果盘,高2.01米。9、迦旗延,捧经书,高2.02米。10、阿那律,捧如意珠,高1.84米。11、耶输陀罗,拱手,高1.85米。12、摩利拘利,拱手,高1.51米。13、优婆罗,捧盘托钵,高1.96米。14、罗侯罗,持如意,高2.17米。

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花、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牟尼眷属。在力学来说香案上香烟缭绕是为了支撑上面的演示重量而设计的!

正中是一位帝王,表示释迦涅槃帝王也来悼拜。

整个雕像的设计除了视觉震撼外,更需要力学园里去支撑顶上石头的重量。佛像中间有香案,靠近腿部有梭罗树,佛像头部有旁边天然岩石成为三大支撑点结合了科学美学,佛教历史与佛经记载为一体的艺术结晶。

《释迦涅槃圣迹图》龛前为一条小小的人工弯曲水沟用来排走《九龙浴太子》(释迦摩尼降生)的流水到另一边,弯曲设计更有如园林的山水借景代表着九曲黄河!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2号:九龙浴太子(释迦摩尼降生)

宝顶山第12号:九龙浴太子(释迦摩尼降生)

《九龙浴太子》以释迦牟尼太子出生九龙喷吐冷暖二泉为太子洗礼的故事来的主题。据佛经记载:摩耶夫人从腋下生出悉达多太子,他刚降生就能行走,并且一步映出一朵盛开的莲花。这时,九龙从天而降,喷香水为太子洗浴。

在石刻与石窟建造救赎里最需要克服的除了石头的断层外,另外自然灾害最大的是水。在南方地区潮湿多雨,水就成了最需注意的事项。整个大佛湾石刻就必须有一个排水系统来缓解山上的排水问题以减少水对石刻的破坏。

这龛造像,从雕塑方面来看,是匠心独运的杰作;从排水工程技术来看,又是因地制宜的典范。此处以前是一缺口,山水汇集于此,终年流淌不息。匠师们并不消极地引水他去,而是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流淌使水有节制地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入下面的小池蓄满,再经弯弯“九曲黄河”排出去。如果说,水对石刻是一种危害,那么在这里已被化害为利了。工匠师们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而且使造像静中寓动,表现出园林景观之意趣。

雕刻的上方是九条巨龙,或含珠,或昂首,或张嘴,姿态各异,尽管只刻出龙的头部,但其矫健威猛之势已淋漓再现;吐水龙头的下方,释迦合十跏趺而坐,虔诚地接受九龙香水的洗沐;释迦左右,两个半身天王托着金盘,他们头戴铁盔,身穿铠甲,严峻肃穆,显示出这一特殊时刻的神圣。

这件雕刻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对于神性的摒弃,释迦如同一个听话的中国婴儿;天王则是中国武士打扮,完全没有那种经过夸张的凶神恶煞般的胡人状貌。其二在于作者对自然的巧妙运用,千余年以来,九龙香水就这样喷洒在释迦的身上,仿佛整个大佛湾都充满了浓郁的芳香,一年四季,源源不断。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3号:孔雀明王经变相

宝顶山第13号:孔雀明王经变相

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为特征。龛中的孔雀两翅张展,明王乘其背上,面容慈祥。

《孔雀明王经变相》以莎底比丘被毒蛇咬伤,阿难为其念咒复苏的故事

龛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难手持经书念诵,旁边有一比丘俯卧在地,后面枯树中有蛇爬出。据佛经载,莎底比丘出家为众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伤,毒气遍身,闷绝于地。阿难向佛说起,佛告阿难──“有佛母明王咒,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这组造像表现的是阿难正在为莎底比丘念诵明王咒,使其得以复苏。

龛右壁还刻有阿修罗手执旗幡,他有美女而无佳肴;左壁刻帝释天有佳肴而无美女。他们相互嫉妒,争战不休。明王咒一诵出,战争立即平息。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凶猛之兽,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驱赶他们,消灾免难。这龛造像由于清乾隆年间,猛风拔树,带下石檐,故有些残损。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这两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间的卧佛,便形成了大佛湾整体造像的核心。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4号:毗卢道场




宝顶山第14号:毗卢道场

毗卢道场是宝顶山石刻两处洞窟造像精品之一,表现了佛教密宗主尊毗卢舍那佛给诸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其造像精工富丽,形神兼备,佛像面部肌肤细腻,静丽温婉.

清康熙年间大风拔木,窟顶及左壁坍塌导致部分佛像毁坏。尽管左壁处残损,根据所存造像布局,可以推断其内容应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叉难陀译)「七处九会」场面场面而刻。

窟内造像:正壁为一八面转轮藏,呈高浮雕形式,外显五面,与后壁、地面及窟顶相接。整体分基座、亭帐、天宫阁三层。基座呈倒锥形山石,祥云缭绕,一蟠龙环绕其间,并有四位力士(其中一身已毁),每位正奋力顺时针向推转藏轮。亭帐外侧各面转角处立八棱亭柱,上雕蟠龙,帐内每面为龛形,造坐佛,正面向为本窟主尊毗卢遮那,趺坐,戴冠,着僧祇支、垂领袈裟,结毗卢印,嘴角发出毫光左右沿两颊延伸而上。左右两侧面亭帐内趺坐佛均不戴冠,左侧者结毗卢印,右侧者左手禅定印,右手说法印。上部为九座二层式天宫阁,每层内有一身趺坐佛。

在毗卢道场里,最令人赞叹咋艺术就是匠师们巧妙地用雕刻把两道金光佛顶印象征声音佛法让起更具形象化。

这龛造像的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卢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金刚等菩萨听法。在他们的狮子座下,刻有许多小狮子,这些狮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夸张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泼奔放。

转轮藏右侧壁以弧形转至南壁,壁间为四组以华严三圣与部分供养菩萨等组成的说法场面。各组造像并非截然独立,而是相互借用邻组文殊或普贤,巧妙形成三圣组合。兹从内到外依次描述之:第一组,主尊毗卢佛趺坐于须弥莲台,结毗卢印,戴冠,头顶上方一小坐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圣,立姿,戴冠,内饰璎珞,外璎珞,外着袈裟。下方四身供养菩萨相对合十或立或跪。第二组,主尊形姿与第一组同,趺坐于须弥莲台,双手扬掌,右侧趺坐文殊与左侧与第一组中的普贤形一组同,趺坐于须弥莲台,双手扬掌,右侧趺坐文殊与左侧与第一组中的普贤形成二胁侍。主尊头顶上方有趺坐小佛及楼阁祥云等,下方佛座处一跪拜菩萨,面朝壁,背对观朝壁,背对观众众,其左右各一菩萨合十相对而立。第三组,主尊形姿与前组类似,趺坐于须弥莲座,左手结禅定印,右手说法印,右侧趺坐普贤与第二组文殊似,趺坐于须弥莲座,左手结禅定印,右手说法印,右侧趺坐普贤与第二组文殊形成二胁侍。主尊头顶上方祥云间一组小型一佛二菩萨组合。下方立二供养菩萨。第四组,处于南壁(窟门左壁),主尊手毁,似结转法轮印,右侧文殊与第三组普贤形成胁侍组合。佛座两侧分别立一菩萨,下方跪一菩萨,面朝壁,背对观立一菩萨,下方跪一菩萨,面朝壁,背对观众众,左右各立一身天王。上方祥云间有楼阁、趺坐佛及一身善财,合十站立。四组画面中文殊与普贤莲座下方均有各自坐骑青狮和白象。

窟左壁损毁,主要造像不存,推断应该与右壁对称,仍为四组华严三圣组合造像。现仅存南壁一组,造像格局与窟门左臂基本对称,主尊趺坐于须弥莲座,结毗卢印,左侧为普贤,右侧文殊不存。佛座左右分别立一身供养菩萨,下方并排跪二身菩萨,面朝壁,左右立二天王。上方祥云间有趺坐佛、楼阁并善财一身。窟门上部为二身飞天。身。窟门上部为二身飞天。



窟外造像:窟门楣处题刻「毗卢道场」,门楹,门楹对对联一幅「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下方石狮二。两侧壁造像呈对称格局,上部分别分别为八个圆龛,内一身趺坐佛,共为八个圆龛,(左壁残损严重)。下方为四天王,左右各二,作半身身(左侧毗邻门楹处一身天王应为后补)。

窟中的一些面壁祈祷的造像,虽有壁面空间的限制,匠师们却能处置自如,使他们背对观众,面向石壁,却五官俱全,刻得尤为精巧细致,一丝不苟。这种造像独出心裁,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见。他们那种虔诚的姿态,为整个道场增添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整窟造像雕刻技法纯熟洗炼,人物形态俊美庄严,衣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艺术语言的精炼和装饰性造型的优美,可称宋代石刻中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一些手持宝剑的金刚造像,他们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他们雄健奔放的轮廓线更加强了装饰性的艺术效果,他们的装束,为我们研究南宋武士的装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


宝顶山第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

在图上层是根据《五灯会元》称,七佛都有父母而造的七尊半身佛,从左到右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此三佛为过去“庄严劫”中最后三佛)、拘留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此四佛为现在“贤劫”中最后四佛)。

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左右连环画式地刻出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十组雕像,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肺腑,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在大足石刻中,这一龛的造像最具有中国化、地方化、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印记,从人物、事件到服饰、器物,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川味”,这是完全中国化了的雕塑艺术。全龛共分为10组雕刻,从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洗涤不尽恩、推干就湿恩直到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全都是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上恩情。

下面的浮雕,中间是“投佛祈求嗣息图”。说的是一对青年夫妻在佛前祈求子嗣。封建社会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在“求嗣息图”左右两边各有5组刻像,以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这10组刻像的含义:

1. “怀胎守护恩”
2. “临产受苦恩”
3. “生子忘忧恩”
4. “咽哭吐甘恩”
5. “推干就湿恩”
6. “哺乳养育恩”
7. “洗濯不净恩”
8. “伪造恶业恩”
9. “远行忆念恩”
10. “究竟怜悯恩”

“怀胎守护恩”(右):一个妇女怀孕,皱眉坐着,旁边是一个丫鬟给她端茶递水。上有刻字:“慈母怀胎旦,全身重如铁。面黄如有病,动转亦艰难。”

“临产受苦恩”(左):孕妇站着临盆,手摸着肚子很痛苦的样子,产婆蹲着给她做接生的样子。丈夫在旁边拿着经书,念咒驱邪。

“生子忘忧恩”(右):母亲抱着婴儿,父亲在逗着小孩。上刻字:“初见婴儿面,双亲笑点头。从此忧苦情,到此一时休。”从怀胎十月到生儿的苦,到看见孩子降世的那一刻,仿佛都消失了。

“咽哭吐甘恩”(左):母亲抱着孩子,在品尝孩子手中的饼。上刻字:“甘让儿子食,苦留自家吃。不世知恩少,他时报德难。”

“推干就湿恩”(右):孩子半夜尿床了,母亲抱着孩子,拉着孩子的一只脚,把孩子推到干的地方,自己睡湿的地方,但孩子一直乱蹬,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惟妙惟肖,无不使人感动。

“哺乳养育恩”(左):母亲给孩子喂奶,孩子穿着开裆裤,一脚跷在母亲腿上,一边喝奶,一只手摸在母亲一乳上,然后母亲手上还拿着一块饼。这里说的是什么?母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乳 汁,自己宁愿啃饼干,但孩子都是自私的,他贪婪地吸着母亲的乳 汁,但还要霸占着母亲另一边的乳 房。

“洗濯不净恩”(右):母亲为儿子洗衣服,但顽皮的儿子却用脚蹬着母亲的肩膀。母亲不仅没有生气,还边洗衣服,边慈爱地看着儿子。孩子不懂母亲的辛劳,在无忧无虑的年龄里,是父母为孩子负重前行。

“伪造恶业恩”(左):儿子长大了,佛家戒律,杀生者下地狱,但父母为了给儿子办喜事,杀猪宰羊,宁愿担杀生之罪。

 “远行忆念恩”(右):儿子成年要远行,年迈的父母给儿子送行,依依不舍。但是儿子只是对于即将要踏上的远方而兴奋,并未体会到父母的不舍之情。

“究竟怜悯恩”(左):已经80岁的儿子拱手跪在百岁父母面前,上题诗曰:“百岁忧忧八十儿,不含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在这里的“究竟怜悯”,意思是“最高的爱”,但佛教和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强调“爱”,但是佛教不主张“爱”,认为“如果你心生了‘爱’,那必有‘求而不得之苦’”,所以佛家提倡的是“怜悯”、“慈悲”。

父母即使活到了百岁,也依旧担忧着八十岁的孩子,就算有一天做了鬼,也还是放心不下孩子。因此作为孩子来说,关心父母的喜怒哀乐,不惹他们生气,这已经不容易了,而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也是从古到今难以办到的事情。因此,在整幅图中间刻了八个大字:“知恩者少,负恩者多。”活生生的把宋代到今日社会乱象都加入了《父母恩重经变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