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0 June 2015

2015年的春蕾中学华乐合奏甲组赛-乐队表现随想

笔者对于比赛的演奏所提出的意见纯属个人。因为音乐的口味是个人的,如果不认可,请跳过,毕竟折不是评分或评判的评语。

一年一度的“春蕾”华乐合奏比赛甲组刚过去,可喜的是很多乐队用新作品来观摩,也听到了很多很棒的演奏。今年做特别的是很多乐队不约而同地演奏刘长远的作品,也就是近期的大新民族管弦乐作品,这些作品在技术,处理都有很苛刻的要求。今年的甲组也是好坏个一半,但是比起乙组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但是在乙组赛时很多乐队仍然摆脱不了旧毛病,如音准,演奏时表情僵硬甚至痛苦。有些指挥闻声起舞,有些五音不全等,但是在甲组这些比较少见。

总结两天看到的还是老毛病。
1选曲必须根据乐队的水准。容易的没表现,难度太高的展缺陷。
2乐手基本功。如果没练基本功,音乐一出来就暴露了。
3音准,不准的音不是音乐,是杂声。但那时一些难度太高的乐曲,小小的不准可以原谅。但是一些乐团演奏比较简单的索品也从头不准到尾。
4乐器分布不平均。由于华乐乐曲构造问题,所以没见乐曲出来的音量都不同,如果各声部人数的平均没做好就会出现有些音不见了。
5 乐器的水准与音色统一。很多乐队的胡琴出来一堆不同音色,其实看演奏法还蛮统一的,可能是乐器问题。
6 仇视自己的乐器。很多乐团的打击乐,尤其是鼓与钹好像与演奏员有仇,用尽吃奶力量敲出来。其实越大力不代表越大声,反而是破音而已以致破坏意境。
7 面部表情。同学们是来观摩比赛,不需要那么的痛苦,记得《节庆欢舞》也有乐团奏到愁眉苦脸。面有心生,你的心快乐的奏喜庆音乐,面部就是有笑容的。
8 自信。如果看日新,就是从走出台的刹那间就感到他们的自信,就是那几步路,拿乐器的样子就是自信满满。然后演奏时也可以从他们的脸上看到那自信。

希望这8个重点可以涵盖了两天的所有缺点。接下来我们慢慢的对甲组队伍的意见。如果觉得写得不对,请跳过。这里不是贬低任何乐队,期望指出小缺点,让明年的水准更进步。


乐队:吉隆坡坤成中学(A)
乐曲:《风狮爷传奇》
作曲:苏文庆
乐曲简介:
作曲者以生动的音乐语汇,流露出朴实自然的乐曲风格,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曲中之思想情感。全曲分为三段:
(一)风飞沙
音乐开始以行板速度进行,悠扬的曲调描述美丽的岛屿,风声呼啸夹杂在优美旋律中此起彼落。音乐中出现复杂的情绪,时而抒情、时而孤寂、也有欢乐及热情的表现,似乎诉说着岛屿上人们与这片土地的浓浓情感。
(二)风狮爷
快板卷起了风起云涌的音乐形象,风狮爷伫立守护家园。一波波风沙如掀起了阵阵波涛,铿锵的节奏气势澎湃,如同风狮爷与大自然的灾害对抗着。
(三)浯洲情
人们对于风狮爷的感念之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都在此段中浮现。美丽动听的曲调再度展现在旋律中,出门在外的游子无不思念着美丽的故土,更不会忘记这守护着金门人的风狮爷。


首先看到的就是指挥的手臂动作有点过大,可能乐队习惯了,但是我们观众会为指挥将来的手臂疾病感到担忧。指挥的动作大小不是在手臂,儿时指挥棒的微端,也是点的所在。

《风狮爷传奇》是笔者最喜欢的苏文庆作品,也是台湾风情作品里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华乐作品。一开始优美的胡琴,伴奏以大提琴。然后慢慢的加强到乐队的全奏。坤成灾这里的层次处理可以更细腻,一句一句的层次与音量可以变化更多。短短的一分钟就是重要的关头,这几个小节的变化值最容易擒着观众的思索,但也是最容易暴露乐队的细微弱点。

下第二段里乐队没问题,就是打击乐有点暴力。大鼓,大钹等都是是靠蛮力。因为蛮力出来的大声是比较粗糙切带有乐器的破声,如鼓皮的撕裂与金属的破裂声,让原本美丽的音乐带有些些的破声。这种状况可以以集中方法解决,第一是大鼓的皮面张力要紧,就是在演出前必须检查然后以人工方式让鼓皮紧一些(音乐厅冷气与潮湿的变化让鼓皮变软,缺乏弹性),所以演奏员必须更加大力来客服乐器问题。大钹的问题就是必须在乐器质量为先,然后再排练里指挥必须让演奏员掌握最适当的声量与音色。如果声量大过应该的最高点,出来的音色就是参杂破音。

二胡独奏时很多的长音都会细微的不稳,在与对里的独奏,演奏者必须克服更多的心里障碍,其实就是必须豁出去,当独奏者不觉得自己是在比赛,反而会拉得更好。加油吧,二胡独奏的同学。

二胡过后的笛子段落结束时停了一下,这种处理会让欣赏的思绪暂停,看了不同的乐队在处理这段时时延长笛子的长音(在减弱的情况下)让下一句的二胡进入。这种短暂的停顿好想把绵绵不断的豆腐用笑道划下。但是坤成在这里算是小小的缺点,很多乐队几乎每一段都切豆腐。哟与最后的音乐是慢慢进入人声,每一段的尾音如果能处理到藕断丝连,然后接着下一段的音乐,这更能让听众随着音乐到人声结束。
但是乐队的大提琴与笙的段落却非常好,就是音色饱满,扣人心弦。但是接下来的笛子领奏时,二胡的太过连,这里的每一句就是一座山,每一个音都有小小的音头如金门的人民看着风狮爷回到天上的不舍之情。

人声哼唱是这句的经典,但是乐团在这里反而是缺少了不舍得感觉,可能是中学生的声音不能像成人般的低沉吧!

最后的高潮最后第二个长音结束时断了太久,最后一个音也太过长让管乐们中气不足。结尾是最重要的依据,一气呵成是最重要的。

虽然提出了那么多的小问题,但是整体表现还是很好,就是跟2014年的圣母的比赛比较之下才有了对比,毕竟笔者是被好的乐队宠坏的。圣母,怎么去年你们奏得那么好呢?

乐队:峇株巴辖华仁中学
乐曲:《滇西土风第一乐章-阿瓦山》
作曲:郭文景
乐曲简介:
《阿瓦山》乐曲以强烈尖锐的敲击乐,配以弹拨乐指甲弹击面板的特殊音响效果开始,在广板之后,继而转入沉重苍凉的慢板,旋律在大笛和弦乐中交替出现,其后是忧郁如歌的柔板段落。乐曲保持着节奏的凝重质感,而有别于舞曲的跳荡气质,这一沉重的进行感在乐曲由极弱变为极强的高潮中结束。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山区,地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山峦重迭,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佤族信仰一种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有杀鸡、杀猪、剽牛祭鬼的习俗,并把木鼓作灵物崇拜,故有「砍牛尾巴」和「拉木鼓」的原始宗教活动。

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是没一年的期待,从2009年的《接近无限透明的蓝》到2011年的《古都风情》,一年比一年精彩,尤其是他们的弦乐更是音色,音准,感情都是最好的。今年看到他们选郭文景的《阿瓦山》时,笔者不禁为他们捏一把冷汗,《阿瓦山》是一首考指挥功力的作品,市面上的录音从中央民族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到香港中乐团与台北市立国乐团都有,但是好的效果就只有一个邹小龙指挥中央民族乐团的版本。

但是当华仁出来第一个音的时候,笔者就觉得他们肯定没问题,第一个音就是那么的有自信,从视觉与听觉都紧紧的吧笔者吸引住。整首乐曲的感情到位,层次分明。

但是这里还是要提出一些小缺点,链接二胡时高胡是接着拉二胡的旋律的,找理说高胡应该是从小声开始,说以笔者觉得高胡出来时有点突然(大声的缘故)。然后就是中胡在领奏开始的第一与第二个音的虽然是断弓,但是如果处理成似断非断,也就是带有连接感觉反而更加配合下个小节的感觉,然后就是中胡的音色,笔者认为是乐器的问题,中胡本来就是有自身的缺陷,如果在乐器的素质上改善应该能出来更饱满的音色。

《阿瓦山》的另外一个突出的乐器是三弦,三弦的位置是非常恰当的,容易让音传出来,但是按弦的技巧可以再进步让音的余音更长,这就是韵的延伸,

笔者觉得指挥在中胡领奏的乐段可以做速度的变换,就是每个乐句的第一与第二个音做稍慢,然后第三与第四的音回原速,这样更容易拉着观众的思绪。

乐队:大山脚日新国中(黄)
乐曲:《台湾追想曲》
作曲:苏文庆
乐曲简介:
共分为五段:

A段“序奏”
自由版;以曲笛悠扬的音色,引导出思乡情怀的意境。

B段“主题旋律” 如歌的行版。由二胡主奏,转调后以吹管主奏。描绘出台湾是个好山好水的地方。

C段“快板”
以打击乐特有的音响色彩,运用切分音等节奏变化,烘托出热闹的气氛,并搭配着乐团演奏,延段音乐有着欢乐愉快的心情,富舞蹈性的旋律与节奏。

后段音乐,运用力度上的变化和音符音型的跳动转折以及拍号的转换等,象征着台湾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许多困境。

D段“主题再现”
行板;乐团以磅礡的声响气势,歌颂着美丽的故事。

E段“尾奏”
急板;快板的主题动机重现,在热闹喜悦中结束乐曲。乐曲结构严谨,音乐流畅,深受喜爱。

其实日新的演奏就是可以用音准,拍子,整齐的完美来形容,也就是很难找到错误。 但是完美里面有时会很机械化,或者是很公式化,如电脑作曲软件奏出的音乐,根据谱上的大小声,速度等演奏,那么久比较难扣人心弦。

其实详细的柔婷还是会听到一些小缺点,如快板时笛子与木琴的节奏没在同一个点上面,相差了1/16拍左右的很小差别,但是这两件乐器在木琴的击奏与笛子的吐音都是点很分明的音响,小小的分别容易被察觉到。二胡与重音唢呐在几个音上面也存在音准问题。

乐队:怡保圣母女中(B)
乐曲:《台湾追想曲》
作曲:苏文庆

圣母中学奏同样乐曲又排在日新之后是很吃亏的。一个比赛除了讲究水准,排在那一队的前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下是小小缺点:
A段的琵琶如果用轮效果就比较柔,摇指与轮音的效果不同,前者比较刚,后者比较柔,这与人的力学有关,轮的时候手指的力量没那么大,然后快的速度之下,点就被模糊掉。摇指反而是力度会比较大,当力度一大,不管速度极快,他的一粒一粒的点就会更强与钢。
B段的笙有该国胡琴,以致乐队的音响不平均状况出现。
C段的笛子在很多段落都有切豆腐的状况,有时可能是1/16拍,但是音乐就会断了。另外一个与日新一样问题的就是笛子与木琴的节奏没在同一个点上面。
D到E段在速度上市圣母比较合适我的口味,但是讲究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音准问题。

看出来这对比较年轻,看来明年这队团员可以演奏更高水准的乐曲,也可以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

乐队:北海钟灵国中(蓝)
乐曲:《夏》
作曲:卢亮辉
乐曲简介:
“夏" 是卢亮辉继"春" 之后, 第二首以"四季" 为主题乐队作品. 乐曲于1980年5月16日完成. 乐曲承续了"春" 的写作手法, 以景和情为音乐主轴的三段落结构.

作曲家在乐曲开始的时候用很多不协和音来带出炎热夏日, 大地龟裂的情景. 当听这段音乐时, 音乐节奏很容易让听众产生焦虑, 不安和烦燥的心情.接着中胡的急板象征乌云密布着大地, 乐队的全奏把雷声, 狂风与暴雨来侵袭这片大地. 被雨水洗礼后,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绿油油的农田,溪水缓缓流向河里, 大地有恢复了以往的生气.

生活在赤道国家的人永远不会了解四季的夏天是比大吗的热更惊人. 笔者在日本度过几次的夏天. 八月的日本处于盛夏, 他们的热是伴随着很高的湿度,那些汗流了是不会干的, 风好象是失踪般. 最好和最糟都是在台风来临时, 好是大地凉爽, 糟的是些风和雨的量是在大马所看不到的.所以生活在大马的人是那么的幸福啊!

在乐队的处理,其中一个要诀就是平衡,每个声部,到声部里面的高中低音乐器在音量与音色上都必须取得平衡。《夏》的演奏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笔者纳闷就是感动不了我。其实卢亮辉老师《夏》听了不知几百遍,如果现场的演奏,最好的还是前几年恒毅在音乐会演奏的那一场打动了我。

北钟蓝队在处理上就是个乐段的层次铺垫的不够严谨,因为层次的不同才会带领观众情感跟着乐队走。除此之外,各组的平衡也非常重要,如高胡二胡的技术很好,但是中胡听起来就有点紧,大提琴却不够满,就会让音乐失去平均。另外最难搞的还是高中次中雨低音唢呐的平衡,要数唢呐最好的还是十多年前日新中学在比赛与演奏会走的《冬》就是最好的记录。

在大风雨后的乐段,弓弦乐在乐句间的处理不够连,有点断的感觉。如果连多一点就更加的扣人心弦。有时候这些小小的细节就是决定音乐的动感。其实如果不挑剔来说乐队也有很多好的特长。在张力来说北钟做到了非常好的伸缩,在音乐上也比较干净(比另外一对的《忆》还干净),所以说每队各有千秋。

《夏》在技术含量上比《忆》容易,但是这些“经典名曲”也意味着听众期待更多的突破与惊喜,要奏好没问题,但是要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就不容易。这些细微文差别不容易被普通人听出来,是笔者吹毛求疵而已,但也期望乐团来年可以更进步。

乐队:大山脚日新国中(红)
乐曲:《龙跃东方》
作曲:刘长远
乐曲简介:
民族管弦乐《龙跃东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刘长远在2010年完成的新作品,原名《茉莉花开》,英文名为《The River of The Orient》。该作是刘长远先生受上海民族乐团委约,为庆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而特别创作的一首民族管弦乐;2010年5月在上海成功首演后广受好评并数度重演,现已成为上海民族乐团重要的保留曲目。 《龙跃东方》由雄浑、厚重的鼓乐唱主角,辅以丰富多彩的民族管弦乐配器,节奏欢快、气氛欢腾;而以民歌《茉莉花》为主题音调的音乐则显得雍容华丽、气势浩瀚;乐曲在极快的演奏速度中不断变换节拍,产生了强烈的音乐动力,令人欢欣鼓舞。《龙跃东方》,是用打击乐、编钟和大型的民族乐团这样交响性的、具有冲击力的音乐来表达中华民族今天得崛起的中国梦的希望。

日新在演奏《龙跃东方》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地步,快速的演奏已经不成为问题,经过12月国际赛,4月音乐会,到6月的“春蕾”乐队对于乐曲的掌握得很好。整体演奏一气呵成。
但是对于那么条腿的笔者来说,还是有一个地方可以做到更好。如笛子在第一主题快板的音色可以稍微注意,笛膜的松紧就是音乐的色彩分别。慢板前面的唢呐可以把短的音吹长一点,带领观众进入下个主题。如果音被切得太多,就会出现切豆腐的状况,好好的绵绵细水就变成一块块的木头。胡琴在慢板的音可以多谢柔弦,增加音乐的柔软度。快板再现时,二胡的音听不清楚,可能是速度太快的缘故。


乐队:怡保圣母女中(B)
乐曲:《春风幻想曲》
作曲:刘文金
乐曲简介:
这是作曲家根据台湾民谣"望春风"为音乐主题创作的一部民族管弦乐曲。在音乐的展开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交响性手段,力图将一种单纯少女怀春的爱情主题,融化在对来自大自然恩赐的幻想中,升华为对人类所应有的博爱与真、善、美情操的颂歌。在乐队的声部中增加了合唱音色,使这部作品更具有人性化和悲怆而圣洁的意味。

前奏以高胡独奏做一个开始,乐团加入后马上转弱,接着高胡走着主旋律,以柳琴伴奏,在接着人声部轻轻细细地加入,使整个乐曲哀伤的气氛表露无遗。

在过门后,变奏导入,气氛让人无法舒张。以第一句做动机,引发最思慕的奇想。在乐曲渐入高潮时,人声部再度以悲怆的主旋律加入,随即又沉寂下来,令人有欲诉又止之感。当革胡低鸣回荡,引人细思时,二胡也以哀怨,荡气的旋律相伴左右,好似情侣如影随形的彼此爱慕。再以大合奏的气势伴着优美的旋律,更加上气势蓬勃的男女混声,层层烘托,把乐曲推入高潮。

由于之前才听了台湾国乐团的《春风幻想曲》,所以对乐曲的处理记忆犹新。圣母在坚强后的唢呐的三个音游过强而短,虽然谱上是记录要强音,但是唢呐在处理这种写法是必须含蓄一点,让声音有点余音如铜管般。高胡在主旋律如果加上轻微的柔弦,音乐会更加动人。急板时的处理很多音都是断掉的,但是如果可以强带有音头却拉满拍子,就会更加动听。这些处理建议是因为《春风幻想曲》是模仿交响乐的配器,唢呐,胡琴的处理都必须参考交响乐的模式。唢呐,管乐的音头等都要注意,对于音乐的断,连,带不带音头必须额外小心处理。

但是来到大提琴独奏,二胡伴奏的乐段,却可以增加中国味道,就是带有自由一点的拍子,加强音乐韵味。

整体来所,圣母的《春风幻想曲》感觉不错,因为这首诗看容易,但是谣言到动人却不易,这些小缺点并不会影响音乐的感觉。虽然他们不比去年的《风狮爷传奇》奏得那么动人,今年在那么多强队的竞赛中还是名列前茅的。


乐队:实兆远南华国中
乐曲:《龙乡狂欢节》
作曲:刘文金
乐曲简介:
中国是龙的故乡,每逢盛大节日,神州大地巨龙飞腾、雄狮欢舞;高跷、旱船、秧歌、花灯;加之鞭炮、烟火、锣鼓喧天,通宵达旦,好一派东方节日狂欢的景象。
乐曲以河北吹歌《淘金令》为音乐主题并加以对比展开,表现了欢腾、喜庆、载歌载舞的节日气氛,作品完成于一九九七年四月。

《龙乡狂欢节》是刘文金作品里难处理的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对乐队的音准,指挥的处理,拍子,速度等都有很大的挑战。去年恒毅的《龙乡狂欢节》在各种处理上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所以今年南华国中用这首作品来比赛难免会被比下去。

其实南华国中的在《龙乡狂欢节》的处理有点过于粗糙,可能是水准问题让乐队不能细排。拍子打架,音准,声部平衡问题让笔者不禁捏一把冷汗。建议下次用比较没那么难处理的作品,然后细排,效果反而更好。

乐队:大山脚日新独中
乐曲:《难忘的泼水节》
作曲:刘文金
乐曲简介:
中国云南地区每年清明以后所举行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届时,人们倾寨而出,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少女们身披五彩羽翅,模仿着象征吉祥的孔雀翩翩起舞。澜沧江上龙舟竞渡,歌声一片。人们在用甘露似的圣水相互泼溅,表达着爱情、追逐着幸福,祝愿着民族的昌盛。乐曲运用傣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充分发挥其抒情性,舞蹈性的特点,描绘了节目中载歌载舞的生动场面。
  
一九七八年二月,作曲家以傣族民间音乐为素材,为大型歌舞汇演创编了《难忘的泼水节》舞蹈音乐,一九七九年五月间,作者再根据该首舞蹈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作品。乐曲运用傣族民间音乐素材加以展开、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舞蹈性的特点,描绘了傣族传统节日的盛大场面。乐曲中还加入了女声合唱音色和领唱片段,更加突出了载歌载舞的音乐性格。原舞蹈作品于当时演出后,即未再上演;但是改编后的民族管弦乐曲《难忘的泼水节》,却成为各专业乐团音乐会或学校团体音乐比赛的保留曲目,乐曲的受欢迎度可见一般。

原谱的中段有女高音独唱,歌词是:
棉桂花开香千里,澜沧江畔歌声起、歌声起哎啰;
椰林飞出金凤凰哎啰,青山绿水多壮丽哎啰、青山绿水多壮丽哎啰!
我们洒下幸福水,水珠胜似甘露美、甘露美哎啰;
孔雀飞舞百花放哎啰,万里彩虹放光辉哎啰、万里彩虹放光辉哎啰

刘文金的《难忘的泼水节》是刘文金的金曲之一。但是很多乐队都把合唱与女高音独唱省略掉,用其他乐器代替。笔者还是喜欢原版的声乐与民族管弦乐团版本。在音色,饱满等比单独乐队的更加。

日新独中今年的表现不是那么好,虽然线条还美,但是很多演奏缺点也出来了如慢板时笛子的音色控制(膜的松紧),快板时高盛领奏被其他乐器盖过,唢呐音准,二胡的饱满度等。在行板时,琵琶,笛子自己在打架。

不用紧,明年再加油吧!

乐队:槟城恒毅中学
乐曲:《滇西土风第三乐章-祭祀、火把、烈酒》
作曲:郭文景
乐曲简介:
第三乐章《祭祀-火把-烈酒》并不单一描写某个民族,而是描写云南各民族都有的生活场景。乐曲着力表达的是那些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融为一体的人民所特有的豪放与粗犷的气质。

《滇西土风第三乐章-祭祀、火把、烈酒》的难度对乐队与指挥都非常大挑战。尤其是唢呐组的每一个个人技术有苛刻的要求,速度,音准,感情确已不可。

但恒毅的第一段出来时唢呐组在拍子上有点乱,中低音唢呐的不够豪爽,也出现过拍子有点浮的状况。但是急板出来时乐队完全投入了,也好到出乎预料。果然比演奏会更好。

这是续去年的《龙乡狂欢节》后,恒毅的另一个高峰,虽然恒毅不如日新的完全没错误,但是他们胜在音乐线条特别美丽动人。加油!

乐队:柑仔园修道院女中
乐曲:《大海之歌》
作曲:苏文庆
乐曲简介:
此曲写作完成于2009年六月,作曲者希望藉由广阔的大海,施展音乐的深度与宽广。运用音乐的画笔,将海的深浅色彩,以多层次、分明、细致动人的音乐展开。作曲者以感性的旋律、生动的节奏,勾勒出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测的动人乐音,以小调的柔美性格却展现壮阔的海天一色,海连着天、天连着海,澎湃的海、宁静的海、神秘的海,多变的海景在音乐中映入眼前。
全曲分为五段
A 序奏‧宁静
B 歌颂
C 多变
D 澎湃
E 神秘

柑仔园修道院女中今年第一次参加甲组赛,阵容的壮大与水准的进步值得鼓励。但是一些细节还是要注意如打击乐盖过乐队,琵琶的音色,伴奏盖过主旋律,16分音符快板等。但是笔者很喜欢A段的笙,甜美又感情。

乐队:金宝培元独中
乐曲:《羽调》
作曲:卢亮辉
乐曲简介:
此曲为宫、商、角、征、羽组曲中的尾曲:全曲以三个不同性格的主题贯穿发展而成。
第一主题以非方整性的结构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来表现欢庆的场面;
接着第二主题,以方整性的结构和婉转流畅的旋律表现了满怀豪情的壮志;
第三主题以混合拍子(七拍子)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来表现歌舞的场面。

整体上来说没有严重问题,但是很多小毛病必须多加注意。如音长的处理,一开始的八个音笔者觉得太短了,把余音留着会比较动听。打击乐的如果打到变成破音,音色就会被破坏掉(定音鼓与排骨)。笛子乐句之间的呼吸不可以太久,不然就是切豆腐的状况出现了。胡琴的运弓必须注意弓前段中端与尾端的不同,由于中间的马尾弹性最好,随意声音会比较响亮,尤其是高胡,因为它的声音尖锐,容易察觉小小的不同。

乐队:和丰兴中中学
乐曲:《大海之歌》
作曲:苏文庆

乐曲一开始的声就处理不好,与柑仔园修道院女中形成强烈对比。然后就是胡琴的音量太小,属基本功或乐器问题。琵琶完全的没音色,看来团圆要努力练习几本功。最后的急板时唢呐,木琴等乱成一团。其实选取很重要,精良选乐团水准能达到的乐曲或比普通高一些的,如果选难度太大的作品,不止不能提升乐队水准,反而把团圆搞得筋疲力尽。

乐队:大山脚日新国中(蓝)
乐曲:《劲飙序曲》
作曲:卢亮辉
乐曲简介:
本曲是作者受台北市立国乐团委约而创作的大型合奏作品,完成于2010年。这首作品以台北101的雄伟景观,描绘出台北市现代大都会欣欣向荣和活力奔放的繁华景象,以及开朗乐观的豪情气势。浪漫舞姿的慢板,表现出台北大都会多采多姿的夜生活与柔情似水的情怀,
最后以急速的节奏进取的心怀来迎接新的未来。

听了这首,一定要赞日新的唢呐与琵琶,听了那么多对的音不准的唢呐,与木板声的琵琶,《劲飙序曲》让笔者眼前一亮。唢呐的音准尤其是16分音符都非常好,然后琵琶音色甜美,轮指等技巧都有一定的功力。

但是2个点可以台哦提的是管子的音准与乐队速度的处理。《劲飙序曲》的作品存在着缺点,后面的乐段重复太多遍了。如果不该谱之下,可以把个乐段的速度做不同处理。以快板-慢板-急板,让前后有对比,才可以减少乐曲的沉闷感觉。急板里面可以在不同段落做不同的速度,让乐曲速度微变化,也越来越快来秒速一个国际大都会。

乐队:北海钟灵国中(红)
乐曲:《忆》
作曲:刘长远
乐曲简介:
民族管弦乐《忆》是2012年10月8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的音乐会上《忆》的首演,台湾著名指挥家陈澄雄,台北市立国乐团演奏。民族管弦乐《忆》受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委约而创作,作品完成于2012年8月。乐曲共分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温馨的回忆》
第二乐章《激情的回忆》


一开始的高胡很好,在技术与感情上已经做到了一致,包括了二胡也是一样,让我回想其几年前北钟的《古槐寻根》。但是二胡领奏时的琵琶独奏(伴奏)弹性不够,会听到木的声音。

在笛子进来时,明显的听到笛子的笛膜有点紧,所以音色不够亮,稍微缺乏了自信,幸好拍子音准加分了不少。但是柳琴伴奏却在音量与音色控制的非常好。

快板的高胡在拍子与技术上对中学生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要再加强的话则可以把各个音奏得再清楚些,比赛时高胡的每小节或重音不清楚(但却每把高胡在音域动作上一致感到惊讶)。

慢板是大笛独奏的乐段,扬琴伴奏可以加多弹性,让多一点的古琴的感觉来滋润大笛。

散板的一群笛子的拍子不稳,有点乱。但是散板后的急板却奏得非常好。从先开始的旋律时各个声部还是重音不见了(但是那么快又复杂的拍子是不容易)。

尤其是最后一段加上唢呐更加的叹为观止,听了想再听一次。

《忆》是刘长远写给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就是专业乐团演奏的作品,对胡琴等各乐器。很多地方是混合拍子(我没看过总谱,但是从听觉来说是感觉得出来),配器有时结合了现代的作曲风格,技术又挑战了乐器与技术的局限,要演奏的好并不容易。

虽然讲到好想很多的缺点,但只是小小的不足,整体还是非常出色。尤其在速度,音准感觉都非常好, 是《古槐寻根》后的另一次高峰。加油北海钟灵华乐团。

乐队:槟城恒毅中学(蓝)
乐曲:《打歌》
作曲:郭亨基
乐曲简介:
乐曲描写云南滇西巍山地区土族打歌的欢庆情景。流传于巍山地区的土族打歌调以2(Re)、1(Do)、5(Sol)三个音构成,再配合即兴唱词「打歌来来,打歌来,阿勒荷嗨又来啰」便成。虽较简单,但却欢快活跃,别具风格。


笔者一路以来都非常不喜欢《打歌》,因为作品长而乏味,各种段落的设计等都一直再重复。所以这首乐曲的演奏乏味,作曲家是最大的贡献者。听了昏昏欲睡。


乐队:大山脚和平路中学
乐曲:《山海印象》
作曲:苏文庆
乐曲简介:
作曲者在背山面海、雄伟气势的在花莲和南寺远眺着大海,倾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看着风追着云的影子映照在海上随波逐流。山的幽静、海的澎湃,二者之间对比的景致形成乐曲中音符的碰撞与冲击。

全曲由五个段落所组成:
A.序奏
B.快板
C.中板
D.慢板
E.快板


乐曲各段的情绪转变没做到,几本都在拼命奏。弹拨乐与拉弦乐小组细排不够,很多效果很粗糙。最重要的是下次必须注重拍子与音准尤其是唢呐。

其实苏文庆的作品就是不可以一次听太多,原因就是他的作曲风格太过一样。如《大海之歌》与《山海印象》两者有太多相似之处。挺多了更本分不出哪个打那个。

乐队:万里望升旗山中学
乐曲:《乐响》
作曲:苏文庆
乐曲简介:
作者回忆儿时老家友纳(台北县五堵山)完了情景,一幕幕儿时欢乐景象在脑中浮现。全曲共分为三段:
第一段:以自由速度进行,各声部乐器有着鲜明的色彩与表现,由高音笙中胡琵琶等乐器独立线条交替出现,描述山中空谷回音,地灵空旷情景。
第二段:中板的速度,表现出忆念儿时,如歌的旋律展开此段落​​,衬托出流水般的音符浮动如同时光流逝。
第三段:快板与中板的速度,运用传统曲调与现代语法,结合鲜明的节奏律动,交织出一幅秀丽山河景色,歌颂魅力的家乡。


笔者觉得大问题没有,乐队的水准明显的比上一对的好。但是乐曲的乐曲的 phrasing 的大小声不适合。另外就是唢呐的音准与胡琴的换弓(音断掉)的缺点。看来明年这一对将可以胜任更高难度的作品了。

乐队:槟城钟灵国中
乐曲:《抒情变奏曲(第三乐章)》
作曲:刘长远
乐曲简介:
作品以朴素的、民歌式的旋律为主题原型,发展成15个变奏,并将这15个变奏划分成三个樂章,成为一个变奏组曲,表现人的某些情感、心境及思想。
共分为三个乐章,主题选用南方民间小调加以变化而成。
第一乐章表现思念、幻想、爱及稍许哀伤的情感;
第二乐章主要表现活泼、欣喜、欢快的情绪;
第三乐章主要表现激昂、奋起和抒情的意境,中间部份穿插了幽默、风趣的音乐作为对比。总体上看,这部作品不仅求新求异,还注重音乐美感,旨在雅俗共赏。

作为一部大型变奏套曲, 整部作品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到宏观, 均体现出“变奏曲”这一特定体裁“由简至繁”的创作技术原则。首先, 从“曲式结构”看, 第一乐章是简单的反复性变奏; 第二乐章则出现几个变奏的复二部曲式组合; 第三乐章则进一步将几个变奏发展为复三部曲式的组合, 这是一种“由简至繁”。从“体裁” 看, 由第一乐章单一的“歌谣体”发展到第二乐章的“谐谑”、“舞曲”风格、直至末乐章以庆典为主的多种体裁变换, 又是一种“由简至繁”。从“速度”和“节奏”看, 以第一乐章的行板, 逐步发展为末乐章的快板, 以第一乐章原生态民歌节奏为主的松散、自由状态, 逐步发展为各种跳跃而多变的混合或复合性节奏节拍,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简至繁”。该变奏曲的“旋律”构成, 从最初以汉族五声性调式“音列”为基础的形态, 一直发展变化为足以表现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风情的七声调式或含变化音的多种调式“音列”, 当然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由简至繁”。此外还有“乐队音色”的“由简至繁”、“多声音响技术”的“由简至繁”……, 最终, 它们都共同服务于作品“抒情”这一特定内容的变奏设置,表现了从单纯的个人内心独白到强调全国各民族的和谐统一和向往幸福未来的美好心愿, 同时也展示了作曲家对变奏作品的逻辑性整体把握。


作曲家在创作中, 对致力于追求民族管弦乐队的交响性方面, 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考虑到该曲是分乐章的、由简至繁的整体变奏演进布局等形式特点, 特别又考虑到它所表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也可以将它归纳为中国民族管弦乐交响练习曲体裁范畴。作曲家能将一个基本主题的不同速度、不同体裁变奏有层次地展示在同一部作品中, 并且把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都成功地融合进来, 加以综合运用, 从而多样化地展示了我国人民的生活风貌,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曲家较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多方面的民族音乐修养。



看到钟灵演《抒情变奏曲》时,就觉得他们又再进步了。因为刘长远的作品不容易,尤其是《抒情变奏曲》灯饰有不同拍子,速度,半音,感情等的组合。肃然整体很好,但那时很多小缺点在里面。开始的快板的唢呐笛子有错音。行板的时候中音笙的音色不突出,然后另一段的笛子木琴与高音笙的主副的大小声好想倒转了。这个月的音乐会要多加注意。快板再现时,音乐复点不够清楚,打击乐声响会盖过乐队。唢呐的音准还好,只是有小小的不稳(不是不准),管子的感觉处理有点怪,出来效果有点传统韵味,但是这首作品是需要比较趋向于现代人的感觉。

乐队:居林觉民中学
乐曲:《童年的回忆》
作曲:卢亮辉
乐曲简介:
《童年的回忆》首演于1991年12月28日,又台湾文建会委托作曲. 卢亮辉在乐曲中写了自己的童年,由于他是印尼华侨,高中以前都是在印尼度过, 所以他的童年没有传统戏曲的影子. 简单的主旋律加上和谐的配器, 音乐很容易把人带进童年的情境中.

当钢片琴轻轻的响起, 慈祥的妈妈就在床旁哄着她的心肝宝贝进入梦乡. 慢慢的, 歌谣式的第一主题由胡琴, 吹管, 弹拨与唢呐等各乐部渐序加入奏出了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 接着转调进入快板,富有跳跃感的笛子与弹拨带出第二主题, 象征着小童进入了幼儿远, 蹦蹦跳跳的小孩在里面嬉戏的快乐童年.接着乐曲转入进行曲般的第三主题, 琵琶, 小军鼓, 低音大鼓的操步音调来带出乐队的全奏, 让笔者回忆起小学时候在制服团体操练的欢乐时光.

第三主题后乐曲回到富有跳跃感的第二主题, 表现出小时后与玩伴游戏的欢愉气氛.那时候笔者常常与邻居们一起到邱氏宗祠 (现在称Khoo Kongsi) 的石阶当成滑板的情景. 最后, 笙再现第一主题,淡淡的音乐象是童年的回味………


其实近几年很多乐团都演过《童年的回忆》,可说是前几年的金曲。《童年的回忆》虽然不难,但是是一首要演得好并不容易。觉民的演奏视乎暴露了乐队的很多基本功问题如胡琴的运弓的声音不平均,弹拨乐缺乏弹性(木板音。另外乐曲处理也缺乏层次之分。最要命的是指挥的。。。。。

乐队:吉隆坡坤成中学(B)
乐曲:《山海印象》
作曲:苏文庆


B队与A队都是同样的指挥的手臂动作有点过大。胡琴人数有点少,照成声音的平均方面吃亏,虽然个乐器的水准不算很高,却是非常平均,所以出来的音乐就舒服了。咯乐段之间的层次缺乏,出来的音乐有些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