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3 June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宝顶山第14号:毗卢道场




宝顶山第14号:毗卢道场

毗卢道场是宝顶山石刻两处洞窟造像精品之一,表现了佛教密宗主尊毗卢舍那佛给诸菩萨、僧众说法的场景,其造像精工富丽,形神兼备,佛像面部肌肤细腻,静丽温婉.

清康熙年间大风拔木,窟顶及左壁坍塌导致部分佛像毁坏。尽管左壁处残损,根据所存造像布局,可以推断其内容应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叉难陀译)「七处九会」场面场面而刻。

窟内造像:正壁为一八面转轮藏,呈高浮雕形式,外显五面,与后壁、地面及窟顶相接。整体分基座、亭帐、天宫阁三层。基座呈倒锥形山石,祥云缭绕,一蟠龙环绕其间,并有四位力士(其中一身已毁),每位正奋力顺时针向推转藏轮。亭帐外侧各面转角处立八棱亭柱,上雕蟠龙,帐内每面为龛形,造坐佛,正面向为本窟主尊毗卢遮那,趺坐,戴冠,着僧祇支、垂领袈裟,结毗卢印,嘴角发出毫光左右沿两颊延伸而上。左右两侧面亭帐内趺坐佛均不戴冠,左侧者结毗卢印,右侧者左手禅定印,右手说法印。上部为九座二层式天宫阁,每层内有一身趺坐佛。

在毗卢道场里,最令人赞叹咋艺术就是匠师们巧妙地用雕刻把两道金光佛顶印象征声音佛法让起更具形象化。

这龛造像的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卢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金刚等菩萨听法。在他们的狮子座下,刻有许多小狮子,这些狮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夸张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泼奔放。

转轮藏右侧壁以弧形转至南壁,壁间为四组以华严三圣与部分供养菩萨等组成的说法场面。各组造像并非截然独立,而是相互借用邻组文殊或普贤,巧妙形成三圣组合。兹从内到外依次描述之:第一组,主尊毗卢佛趺坐于须弥莲台,结毗卢印,戴冠,头顶上方一小坐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圣,立姿,戴冠,内饰璎珞,外璎珞,外着袈裟。下方四身供养菩萨相对合十或立或跪。第二组,主尊形姿与第一组同,趺坐于须弥莲台,双手扬掌,右侧趺坐文殊与左侧与第一组中的普贤形一组同,趺坐于须弥莲台,双手扬掌,右侧趺坐文殊与左侧与第一组中的普贤形成二胁侍。主尊头顶上方有趺坐小佛及楼阁祥云等,下方佛座处一跪拜菩萨,面朝壁,背对观朝壁,背对观众众,其左右各一菩萨合十相对而立。第三组,主尊形姿与前组类似,趺坐于须弥莲座,左手结禅定印,右手说法印,右侧趺坐普贤与第二组文殊似,趺坐于须弥莲座,左手结禅定印,右手说法印,右侧趺坐普贤与第二组文殊形成二胁侍。主尊头顶上方祥云间一组小型一佛二菩萨组合。下方立二供养菩萨。第四组,处于南壁(窟门左壁),主尊手毁,似结转法轮印,右侧文殊与第三组普贤形成胁侍组合。佛座两侧分别立一菩萨,下方跪一菩萨,面朝壁,背对观立一菩萨,下方跪一菩萨,面朝壁,背对观众众,左右各立一身天王。上方祥云间有楼阁、趺坐佛及一身善财,合十站立。四组画面中文殊与普贤莲座下方均有各自坐骑青狮和白象。

窟左壁损毁,主要造像不存,推断应该与右壁对称,仍为四组华严三圣组合造像。现仅存南壁一组,造像格局与窟门左臂基本对称,主尊趺坐于须弥莲座,结毗卢印,左侧为普贤,右侧文殊不存。佛座左右分别立一身供养菩萨,下方并排跪二身菩萨,面朝壁,左右立二天王。上方祥云间有趺坐佛、楼阁并善财一身。窟门上部为二身飞天。身。窟门上部为二身飞天。



窟外造像:窟门楣处题刻「毗卢道场」,门楹,门楹对对联一幅「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下方石狮二。两侧壁造像呈对称格局,上部分别分别为八个圆龛,内一身趺坐佛,共为八个圆龛,(左壁残损严重)。下方为四天王,左右各二,作半身身(左侧毗邻门楹处一身天王应为后补)。

窟中的一些面壁祈祷的造像,虽有壁面空间的限制,匠师们却能处置自如,使他们背对观众,面向石壁,却五官俱全,刻得尤为精巧细致,一丝不苟。这种造像独出心裁,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见。他们那种虔诚的姿态,为整个道场增添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整窟造像雕刻技法纯熟洗炼,人物形态俊美庄严,衣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艺术语言的精炼和装饰性造型的优美,可称宋代石刻中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一些手持宝剑的金刚造像,他们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他们雄健奔放的轮廓线更加强了装饰性的艺术效果,他们的装束,为我们研究南宋武士的装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