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8 March 2019

晋乡京华-181210(山水情系列八)-大剧院里的中国交响乐作品

晋乡京华-181210(山水情系列八)-大剧院里的中国交响乐作品

来到国家大剧院,根据卓然提供的订单号,很快就拿了今晚的下星期的票。

早前查询了国家大剧院的网站,这场音乐会是没在节目单里。突然在前一个月就看到了今晚的音乐厅有一场特别的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该院作曲系师生的作品,有谭盾,于红梅,唐俊乔等名家演奏协奏曲。这场演出取名“中国与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音乐会)”

由于国家大剧院的系统不允许没有身份认证的外国人购买,笔者只好寻求在北京的卓然的帮忙,相隔几千里的两个人因科技可以透过手机选位等而圆了笔者的最大梦想。

国家大剧院今天只有一场演出,但是人潮还是很多。安检后笔者惊讶怎么这次不用存包?9年前看澳门中乐团时,所有的包包必须寄存。唯一的警告是不能在音乐厅里饮食。













经9年前的经验,这次选位就一定在三楼第一排,除了价格比较便宜,也是最靠近舞台的地方。第一排的好处就是前面不会有人阻挡视线,但是手机特刊都要注意保管以免掉在下面观众的头上。由于没寄存包包,狭小的座位加上寒衣包包就会变得累赘。经过这次教训,下星期一定要寄存包包。

音乐会节目单红色的特刊封面,配合金色的大字,与舞台上的设计是一样的。在木色与浅灰色为主的音乐厅里显得格外夺目!






笙协奏曲《云川》(秦文琛作曲)

晚上7时半,观众席灯光慢慢调暗,舞台灯光亮起。指挥陈琳带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进入舞台。任职于北京民族乐团的笙演奏家郑扬带了一把传统的26簧笙走出舞台。原本笔者以为《云川》是一首非常优美旋律的作品,但是她偏偏就没有旋律,但是慢慢的用心聆听,凡是像一朵云遨游大江南北。

秦文琛的笙协奏曲《云川》在旋律上会把习惯传统音乐的人给失望了。音乐没有任何优美的旋律,但是在笙的合音,音色上却是非常特出。作曲家尝试以意境的方式来描绘云所经过的不同地域风貌,有大自然的山川,雷雨,更有城市与郊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对笙的了解也是非常高,在乐队配器上,在笙表现时他避开了与笙同样音区的乐器,以免融合性高的笙消失在乐队里。这些前瞻性的作曲手法对传统乐器来说是少见的。对于演奏者来说,笙的指法已经超出了传统和音的范围,所以独奏者郑扬必须技术性的去克服这些新的理念。从技术角度而言,笙协奏曲《云川》对传统26簧笙的演奏技法提升到另一层次。

双簧管与管弦乐团《道情》(陈其钢作曲)

看是西方感觉的标题《道情》,确实非常的中国。原因就在双簧管的技术完全就是借鉴了唢呐的演奏技法如循环呼吸,高亢的音色,吐音等。笔者非常惊讶这些技法的借用让双簧管变得不一样。与笙协奏曲《云川》相比,《道情》的作曲技法也是出于同性质,全曲的音乐是以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来变奏,拉长,使原本的旋律没那么清晰。直到后来才出现一次完整的《三十里铺》。

长久以来,中国管乐技术发展落后于弦乐。但是近年来有了明显的进步。双簧管独奏家王亮的表现不错,除了在吐音上有点逊色外,其他的都很好。

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谭盾作曲)

今晚的亮点就是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由作曲家谭盾亲自指挥,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担当独奏。谭盾用了六个乐章把李安影片《卧虎藏龙》中的原创音乐改为六个乐章:《卧虎藏龙》、《竹林飘逸》、《丝路奇遇》、《永恒誓言》、《南行》、《永别》,浓缩与延续了电影的主要情节场景和动人乐段,再现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精髓和哲意。音乐管用了谭盾在《西北组曲》中的大鼓的演奏,也带有《火祭》的背影。虽然协奏曲很长,但是有了两个大咖的坐镇,音乐不会闷或无聊,而是非常动感和有画面性。这就是谭盾的公里,把音乐剧场化,以画面取代噪音。更在各个乐段安排了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解决耳朵疲惫的问题。

今天是笔者第一次看二胡演奏家于红梅的现场演出。从她一身红色的礼服走出舞台的落落大方开始,笔者深深地被她的气质所吸引。当二胡的第一个音奏出,他迷人的音色是前所未有的。从《追梦京华》,《红梅》,《第一二胡协奏曲》就被于红梅的细腻处理所吸引,到今天的现场,笔者真的佩服了。原来这些录音的细腻处理与现场时一样的。于红梅的台风稳重,运弓优美,音色细腻但却富有感染力,尤其是与手鼓对奏时更加精彩。听于红梅的二胡是非常享受的,她把二胡处理的非常细腻,如小提琴般的优美,但是很多小小的装饰音和技术让因为更有传统味道,快慢的处理让音乐更加有生命与风格。一首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已经让人民币120元的票超值了。





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郭文景作曲)

中场休息后,就是郭文景作曲的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郭文景的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是继第一竹笛协奏曲《愁空山》后创作的又一部竹笛协奏曲。在音乐里同样没有悠扬的旋律,但是作曲家成功用笛子的音色来表现火的各种形态,又不压抑笛子的笛膜的音色。《野火》配器手法上将竹笛配器与管弦配器完美融合,两个乐器不会抢对方的锋头,更不是对比,而是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而达到的音色与感情爆发的平衡。比较《愁空山》起来,《野火》更加有爆发力与生命力。

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但是在演奏现代竹笛协奏曲上确实领军人物。今天的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也是首演者。今天的表现来说,她把竹笛最美的音色呈现了给观众,技术上更克服了新作品的大幅度高低音变化,透过自己对竹笛的控制达到了音乐感觉的完美呈现。




小提琴协奏曲《中国民间舞组曲》(陈怡作曲)

由于前四首的作品太过特出,相比较起来这首陈陈怡作曲的《中国民间舞组曲》变得比较平淡。在音色感觉上也比较少中国元素。


女高音,男低音与管弦乐团《地平线》(叶小纲作曲)

最后的作品是叶小纲作曲的《地平线》,由男低音袁晨野与女高音宋元明演唱。叶小纲的作品给人非常大气的感觉,演唱与乐队的比分刚刚好。在风格上更加独特,没有西方的约束,没有明显的东方旋律。虽然简介里介绍作品以藏族传统音乐为素,用象征性语言讴歌“一只大鹏来,天地开”,音乐以开阔的西藏高原为地平线背景,但是听了之觉得好听有不会太过地方性。不完全中国的音乐却处处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

听完了音乐会,赶紧回酒店收拾行李,明早出发前往山西平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