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July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北山佛湾北段(一)



游览完南段,继续北行,远远的可见一座重檐攒尖顶亭。前门有个孝经亭,然后后面的石刻全部被罩在楼阁里。龛中的碑称“赵懿简公神道碑”;龛内外石壁上刻有二十二章古文《孝经》,故称“古文孝经碑”。

从入口处上来就是北段的石刻比较著名的石刻有:

1. 第103号:古文孝经碑
2. 第113龛:水月观音龛
3. 第122龛:诃利谛母龛(鬼子母)
4. 第125龛:数珠手观音龛
5. 第130龛:摩利支天女龛
6. 第133龛:水月观音龛
7. 第136窟:转轮经藏窟
8. 第149窟: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




佛湾第103号:古文孝经碑

《古文孝经碑》位于北山长廊北段之首,编为第103号,刻于南宋。

碑文刻于六块石面之上,计66行,满行28字,全文共有1815字,今尚1752字。碑文为直行书锩,笔法秀逸俊美,刻工精微明朗。

《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其流布过程中分古、今两种版本。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又称今文孝经。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在此发现孔子所作古文孝经碑文,堪为一大奇迹。为中国保留唯一的孔子时代的二十二章古《孝经》。

《孝经》通过孔子的学生曾参和孔子问答的形式,重点阐述了有关“孝”的实质和核心。《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佛湾第113龛:水月观音龛

《水月观音龛》凿于南宋绍兴年间。正壁为观音坐像,两侧为善财和龙女,左右两壁凿有四大金刚。

观音头戴花冠,璎络饰胸,上披短衫,下系短裙,散发垂肩,左手握数珠放于膝,右手斜倚右膝,坐在金刚台上,神情温婉,姿态妩媚动人,不愧“风流观音”的雅号。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同时也反映出从人到神、再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该窟在窟口雕有水波纹装饰,观音像背后有月光烘托,故得名“水月观音窟”。此种姿态的观音像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现,因其有一条腿翘起,故又称“翘腿观音”或“翘脚观音”。

这窟造像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善财的形象。一般来说,善财都是男童的模样,与龙女恰好相对。但此龛中的善财却是个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的老者,令人称奇。

观音造像的命名一般有三种,一者以观音手的数量命名;二者以观音手持的法器命名;三者以观音身处的环境来命名。此龛观音造像是以环境命名,龛沿刻水波纹,龛中观音身后有一椭圆形月亮背光,“观音坐水旁,静观水中月”,故名“水月观音”。

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反映了从人到神,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也表现了晚期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创造性发展,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合壁的美学意味。




佛湾第122龛:诃利谛母龛(鬼子母)

龛内正壁为诃利谛母坐像,两侧为童子和侍女,前方左侧为正在哺乳的一位母亲,也有解释说是供养人。

龛中主像诃利谛母面目端庄,凤冠霞披,慈眉善目,身著华服,足蹬云头靴踏踏几,坐于有屏风背衬的中国式龙头背椅上,左手抱一小孩放在膝间,俨然古时贵妇人形象。其左侧乳母,面目慈祥,敦厚丰肥,盘膝而坐,正在哺乳,人性味儿十足。乳母头裹青色头巾,此等装束便是川东地区农村妇女的打扮。

“诃利谛母”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暴恶”,其人又称鬼子母、九子母。

佛经记载她是王舍城外一位牧牛女,身怀有孕。因城中独脚佛出世,牧牛女被迫歌舞,致使小产,坠死胎儿。牧牛女悲愤发誓,来世要尽食城中人子。她死后与药叉长子结婚,生了五百个儿子,并且天天照誓言都要进王舍城偷食别人的小孩。释迦运用法力将她最心疼的小儿子藏了起来,她号哭求还。释迦教育她将心比心,想想别人失去孩子该多痛苦。于是她改邪归正,发誓愿保护天下的小孩,并愿为幼儿们提供一切帮助。

这应该是一个最典型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佛湾第125龛:数珠手观音龛

第125号《数珠手观音像》刻于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龛高127、宽100、深 72厘米。

主像观音俨然一位妙龄少女,立身斜依石壁,赤足站于莲台之上,头戴精美花冠,目光下视,嘴角上翘,双唇微收,流露出一种含颦欲笑天真腼腆的少女情态。她身段窈窕,三道弯的轻盈体态,显得落落大方;肌肤柔和,上体微露;肘悬飘带,腰系长裙,侧面迎风,那裙纱衣带在微风中轻扬,颇有一种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妙。同时,观音右手持珠,左手轻轻地握住右手腕,双手自然下垂交叉于腹前,给人以豁达大度,悠闲自若的感觉。整个身躯笼罩于椭圆背光之中,营造了和谐统一的完美感和图案形式之美。古代雕刻家们以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对观音面部进行细腻刻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使观音全然失去菩萨的威严,而是一位动人心魂充满活力,可亲可敬的飘飘仙子,这样处理,缩短了人和神之间距离。从雕刻技巧看,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人体转折部位处理恰到好处,试加一份则长,试减一分则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欣赏都不失为一个形神兼备的佳作。数珠手观音以其秀丽妩媚、典雅精美,俗称“媚态观音”,被视为北山观音之精品。

此观音肘悬飘带,裙带轻扬,有“吴带当风”之妙;两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情妩媚,俗称“媚态观音”,为中国宋代石雕造像之精品。这尊观音与洛阳龙门石窟的那尊同样为S形身形的菩萨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面部神态的生动表现上甚至更胜一筹。



佛湾第130龛:摩利支天女龛

《摩利支天女》刻于宋代。据《佛说摩利支天女经》一卷镌刻。全龛内容丰富,构思细腻,笔触豪放。

龛中摩利支天女三头八臂,正面善相,呈微笑状。顶上有宝塔,塔中现出毗卢遮那佛。天女头戴花冠,身著天衣,宝带、璎珞、耳饰、手镯等装饰满身。手执剑、戟、弓、盾等兵器,脚踏战车,张嘴娇唱发号令,飒爽英姿,威猛勇武。

战车前面二象奋力挽辕,两旁侍立八个金刚力士,皆作武士装束,多头多臂,上身赤裸,著短裙,手持诸般兵器。金刚力士形体夸张,肌肉强健有力,粗犷剽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大有扫除魔障澄清寰宇之气概。

佛经记载,摩利支天女是佛教护持天神二十个中具有自在通力之法的光明女神,常在日前行,能避一切灾难。她最大特点是隐身,与恶魔交战,一贯所向披靡,在二十位大神中,是一位常胜将军。所以长期以来尤为武士所尊崇,将其视为守护之神。“摩利支”的梵文意思为光明,所以在我国藏族地区摩利支天女也被称为"光明天母"。摩利支天女神通广大,据说念其名号就能脱离灾厄,诵其咒语则能隐身及索回债主拖欠的财物。



佛湾第133龛:水月观音龛

《水月观音窟》刻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

正壁观音遍体的璎珞珠串繁简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隆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

主像观音头戴花冠,身披短衫,下系短裙,袒胸露背,披发散垂于肩,璎珞蔽体,披巾上下飘动;左脚下垂踏于莲朵上,作戏水状;右腿翘于座上,左手撑座面,右手肘靠膝轻拈天衣一角,呈游戏坐坐于金刚台上,神情温婉,姿态悠闲,风度潇洒自若,恰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仙女子,具有浓郁的人间情趣,故被世人冠以“风流观音”的雅号。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反映了从人到神,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也表现了晚期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创造性发展,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合璧的美学意味。





佛湾第136窟:转轮经藏窟

《转轮经藏窟》是北山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一窟,建造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年)。此窟据南朝萧梁傅大士所创《转轮藏》而刻。

窟中立转轮经藏作中心柱支撑窟顶,正、左、右三壁造像。窟室中央屹立镂空的八角形转轮经藏,下部须弥山基座呈不规则四方形,一蟠龙绕须弥山间,跨步登山,头向南位于须弥山西,张口怒目,口吐祥云,云上托一宝珠。莲下饰祥云,中部刻两层共144片莲瓣,上部每边刻一层栏杆。东、南面栏杆残毁不存。东南面栏杆大部分残,残存四尊童子匍匐于栏杆上,其余五面皆刻天国童子。八条龙柱置莲台上,柱间镂空,每柱龙身缠绕,龙身四周饰祥云,每柱下正面立一像,或男或女。男像头戴束发冠,贴身作相交叠领衣,女像头束发髻,贴身作圆领服,外作广袖长服。

雕刻家们运用“转轮经藏”这一法器,起到了象征法轮常转,支撑、采光装饰的作用。

全窟呈对称构图,井然有序,正壁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壁各刻三菩萨,或坐或立、或正或侧,既可独立成龛又使全窟浑然一体。大部分造像至今保存完好,宛然如新。从内到外,窟右壁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左壁为文殊菩萨、宝印观音、如意珠观音。

正壁造像,释迦佛居中,双手于胸前结印,结跏趺坐束腰莲台上。佛身光左右各刻一菩提树。

佛左侧迦叶像,双手于胸前结印。

迦叶左刻观音菩萨,观音左手于腹前持净瓶,右手于胸前持柳叶,赤足而立,其花冠正面立化佛。

阿难右刻大势至菩萨,头面风化严重,双手于身前持一束莲花置左肩上。

大势至龛右立四供养人,上下各二并立,面身向西,左女右男。

窟左壁造像

左壁四龛坐南向北。文殊龛内刻文殊结跏趺坐于青狮背驮的莲台上,左手于左膝上持经卷,右手于胸前结印。狮身右立狮奴,顶盔着甲,长须拂肩,双手于胸前持缰绳往后拽狮,。正壁与左壁转角处刻一童子,面身向西南,双手于胸前合十。文殊菩萨脸庞方正、双目平观,手握经卷,具有学者的翩翩风度,显得精力充沛而又开朗自负。


玉印观音龛内刻观音发丝垂肩,结跏趺坐金刚台上,右手于胸前持宝印,左手于左膝上持印上彩带。头戴高冠,头顶花冠玲珑剔透凹浮雕刻而成,冠上细小珠粒历经八百余年未损一粒。其座左右各立一侍者,左男右女。男像双手于胸前捧朝笏,女像双手于胸前捧物。

宝珠观音龛刻观音赤足立莲台上,双手于腹前托一宝珠,珠放一道光毫贴左肩上飘。其冠正面立一化佛,双手置胸前。如意珠观音,手捧如意珠,珠串花簇满身,显得圣洁高贵、稳重含蓄。

护法神龛内立一护法神,胸饰璎珞,下着战裙,左手于腹前执鞭,右臂残,踝上戴钏,赤足。

窟右壁造像

窟右壁四龛坐北向南。普贤龛内刻普贤左手抚左脚,右手于胸前持如意,结跏趺坐于白象背驮的莲台上。白象左后立象奴。普贤菩萨面庞圆润清秀,体态前倾,目光下视,与观音达成视线的交融,且抿嘴欲笑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古代东方美女的典型特征。座下奴豹眼圆睁,气质粗犷,匠师们运用刚柔反衬的手法,更加成功地表现了普贤菩萨的温柔典雅。右壁与正壁转角处立一童子,双手于胸前合十。

日月观音龛内刻一头六臂观音,结跏趺坐莲台上,身前左手于腹前托钵,右手于右肩前持柳叶;身左右各二臂,上下排列,上边双手托日月,下边左手持龙头斧,右手持宝剑。日月观音,面颊丰腴、和蔼可亲,面部肌肉质感非常强,此像体现了女性肌肤富有弹性的特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位雍容华贵、安详自在的贵妇人形象。须弥山前刻一飞天,须弥山左立一男像,右立一女像。男像左手于腹前持拂尘,右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女像头束发巾,双手于腹前笼袖中。

数珠手观音龛内刻观音,额前如意痣出两道光毫上飘至龛顶,左手扼右腕,右手于腹前持数珠,赤足立莲台上。其冠正面立6厘米化佛一尊。数珠手观音,身材修长,秀发披肩,面目晶莹,肌肤娇嫩,具有吹弹可破之感。在这里不仅由于雕刻本身的技巧,也由于是面部周围不光滑的表面,以及衣纹起伏转折中的平直线面,把观音的面部肌肤衬托的这样光洁细嫩。

护法神龛内刻一护法神,张口怒目,着战裙,飘带绕身上飘,左手于身左持飘带,右手于右肩前持锏,身高1.79米。

由此可见,古代匠师不仅重视人物外部特征的塑造,且善于刻画人物之内心,使这些雕像群具有丰富的“人性”,又不失“仙风道骨”的神性。

全窟雕造工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刀法准确利落,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观赏者无不叫绝。绕窟细看,有步步移,面面观,色色新之妙。古代匠师不仅重视人物外部特征的塑造,且善于刻画人物之内心,使这些雕像群具有丰富的“人性”,又不失“仙风道骨”的神性。全窟造像个性鲜明,形神皆备。雕刻技巧纯熟,线面并重,刀法洗炼,装饰味浓,精工典雅,保存完好,宛若新刻,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该窟造像可能是由于中部有“转轮经藏”遮挡,减弱了风蚀和认为破坏的因素,大部分造像保存完好,有些甚至宛若新刻。






佛湾第149窟: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凿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从说明牌上把该窟定名为《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名字来看,说明的撰写者显然认为窟中的主尊是一位菩萨,但有研究者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西方三圣”题材,正壁上的三尊佛像应该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宝冠、颈部及胸部残留的金色告诉我们,这几尊主像在最初的时候很可能是鎏金或贴金的。

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等像,左右浮雕诸天神像,刻像48尊,刻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

左右两壁浮雕众天神像,参差错落,表情生动。正壁两侧角落里两位男女供养人的峨冠博带和凤冠霞帔打扮告诉我们,该窟的出资人不仅有钱,而且有势,不是普通人物。该窟造像保存得也比较完好,一些雕刻细节依然清晰可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