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July 2020

巴蜀印象191222(山水情系列九)-大足石刻北山佛湾南段

从入口处上来就是佛湾南段的石刻。比较著名的石刻有:

1. 第5龛:毗沙门天王龛
2. 第9龛: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龛
3. 第10龛:释迦说法龛
4. 第21龛:三世佛龛
5. 第36龛:十六罗汉
6. 第51龛:三世佛龛
7. 第52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
8. 第53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
9. 第58龛:观音、地藏龛


佛湾第5龛:毗沙门天王龛

此龛是韦君靖据《毗沙门天王经》镌造,刻于唐代。龛右壁中段已崩毁。主像毗沙门天王头戴高方冠,肩后饰牛角形火焰,顶后有圆形头光。上身着两裆式锁子甲,下身着护腿长幼靴。腰带中部平挂一小刀。左手上举,右手置胸前(二手腕下部残缺),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威武逼人。足下踏二夜叉,左名尼篮婆,右名毗篮婆。其胯下两足露一戴冠者,名地天。

毗沙门天王像左侧分两排侍立四人。后排内侧者为一武将,头戴幞头,身着长型片甲,左手横置胸前,右手举狼牙棒,飘带于头后作圆形。外侧者温文尔雅,着方领外衣,戴束发小冠,冠上有雉尾,双手捧盘拱立。前排内侧为一女像,发作形,胸饰璎珞,右手垂,左手捧钵,内盛物似果。外侧为一额扎束发带,颈系项圈,赤足袒腹,身材低矮,双手捧坛的武士。

毗沙门天王右侧现存二像。内侧者怒目四张,赤裸上身,颈下挂三骷髅头,左手持剑。外侧者头戴搭耳帽,身着甲,手持笏。

按般若揭罗译的《摩河吠室罗末那野提婆喝罗者陀罗尼仪轨》中记:"画天王,身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其左手执三叉戟,右手托腰(又一本左手捧塔)。其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左名尼篮婆,右边名毗篮婆……。其右边画五太子及两部夜叉罗刹眷属,左边画五道天女及妻等眷属。"据此,第5龛内天王的左右侍者,可能是天王眷属中的五位太子、夜叉、罗刹与五行道天女和天王之妻的形象。

从第5龛造像的风格和处于北山佛湾之首的位置看,应是韦君靖在北山建永昌寨之时开凿的龛窟之一,即为晚唐作品。韦君靖之所以在永昌寨内雕此毗沙门天王,其目的是为自己助威壮胆,以求利用毗沙门天王的"神力",来巩固其统治。


佛湾第9龛: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龛

《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龛》也是韦君靖主持建造的,刻于晚唐,是较早的一尊千手观音像,据《千手眼大悲变相》镌作。

主像观音面颊圆润,神情温和,头戴化佛冠,身着天衣,左右对称式刻出四十四支手,双足踏莲,善跏趺坐于素面方形金刚座上。肩上两手于冠顶合托一化佛,胸前两手合十,稍下两手置腹下,再下两手置膝施禅定印,其余各手(多残)分执瓶、铃、镜、弓、杵、盾等法器。身后有圆形头光及桃形身光,外饰阴刻火焰纹,内刻二十支手只,象征千手。

龛左壁像可分四层。上层内侧刻五佛,与右壁五佛合为十方诸佛,外侧为雷公,身周围布鼓十二面,其右上方为手持拂尘的雨师。中层内侧刻骑于骑于金色孔雀之上的鸠摩罗天,外侧为骑于青狮之上的文殊。下层内侧刻一菩萨二侍者,外侧为二金刚。第四层内侧刻一侍者,外侧像已毁

龛右壁造像亦分四层。上层内侧刻五佛,与左壁五佛合这十方诸佛,外侧刻手持风袋、足踏云彩之风神及悬镜的电母。中层内侧为骑于牛背之上的大自在;外侧为骑于白象之上的普贤。下层凿一菩萨二侍者二金刚。底层为婆薮仙及一残像

稍有佛教知识的人都会发现,这一龛内的造像存在着尊卑错乱、佛道混杂的情况:身为菩萨的观音俨然成为了主神,而十佛和同为菩萨的文殊、普贤却沦为了陪衬;道教文化中的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在这里和佛祖、菩萨同龛供奉,其乐融融。这种看似的混乱,其实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世俗化和本土化;体现了佛教这种外来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

在观音座下有观音变最常见的配套题材,“七宝施贫儿,甘露施饿鬼”、一边是童子双手捧着布袋接受菩萨的恩赐,一边是饿鬼衣不蔽体,双手捧钵,菩萨将甘露赐予。



佛湾第10龛:释迦说法龛

《释迦说法龛》与第9龛《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龛》雕凿刻于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892-895年),刻像27尊。

正壁为释迦佛坐像,左右侍立佛祖的两位弟子迦叶、阿难和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典型的一佛祖、两弟子、二菩萨布局。释迦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大势至菩萨及天王和力士。迦叶身著袈裟,双手合十,表情老成持重。迦叶在佛第子中长期追随佛祖,德高望重,称头驼第一。阿难身著袈裟,为一青年俊男形象,因他常侍佛祖左右,听佛讲经最多且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观音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袒胸露臂,肌体丰润,轻纱薄裙之下微见肌体起伏,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大势至菩萨头戴高花冠,身著袈裟,衣饰轻薄,不露臂乳,双手合十,赤足而立,形象端庄。天王则头戴盔,身著甲,头微上扬,广目圆睁,神态威严。

龛正壁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头布螺髻,宽额颊丰,双眼微颌下视,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

龛中观音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袒胸露臂,肌体丰润,轻纱薄裙之下微见肌体起伏,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颇具盛唐遗风





佛湾第21龛:三世佛龛

《三世佛龛》凿于唐光化二年(899年),龛正壁中间坐着的,为再现在世佛释迦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左手捧钵置于膝间,右手抚膝,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上。两侧侍立迦叶和阿难二弟子。释迦佛左为过去世伽叶佛,左手抚膝,右手残,侍座于金刚莲座上,右为未来世弥勒佛,双手置腹间施印,全跏坐于如意轮莲花座上。

龛左右各刻青狮之文殊和骑大象之普贤和天龙八部。这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干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和八摩睺罗伽。

龛顶壁正中,浮雕一圆形宝盖,盖两侧刻笙、拍板、笛、羯鼓、排箫、箜篌、琵琶、法螺等诸般乐器,乐器上系飘拂的彩带,以示其为不鼓自鸣之天乐。

供养人像等。此外,龛外两侧门柱下,各立一力士,赤足袒胸,肌肉劲健,神态威武,虽已面目难辨。




佛湾第36龛: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刻于五代。龛正中释迦佛跌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莲台之上,慈悲、沉稳;其左右分别刻出八尊罗汉,称十六罗汉。罗汉皆身著袈裟,坐姿各一,表情不同,神情各异。

相传,十六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佛在涅槃之际,命令他们常住人世,不入涅槃,济度众生。十六罗汉没有随佛涅槃,在世间接受世人供养,为众生守护佛法。十六罗汉的名称,依据唐玄奘法师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计有宾度罗跋罗惰阇、罗睺罗等。



佛湾第51龛:三世佛龛

《三世佛龛》刻于唐末。全龛造像形体虽小,但形象古朴,刀法简炼,精工细琢。

龛主尊三世佛,正中是现在佛释迦牟尼,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左手托钵置于腹前,右手抚膝,坐于八角形束腰莲座上;左边是过去佛迦叶佛,左手抚膝,右手残,善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右边是未来佛弥勒,双手置腹间施印,跏趺坐于如意轮莲座之上。迦叶、阿难二弟子侍立释迦左右,左右壁刻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天王护法,俗者供养。

龛外两侧门柱下,各立一力士,赤足袒胸,肌肉强健,神态威武,惜面目已模糊。

三世佛,又称三世如来。指弥陀、释迦、弥勒,配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佛经说,释迦尊为历史上之佛,故称现在佛;弥陀如来乃往昔十劫之佛,故称过去佛;弥勒系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出现于此娑婆世界之佛,故称未来佛。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俗称“三宝佛”。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



佛湾第52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

《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刻于唐末。此龛作品虽龛窟浅小,但造像精美。

窟正中阿弥陀佛,身著圆领袈裟,衣纹疏朗有致,生动流畅。头顶高肉髻,布水波纹螺发,双手于腹前结定印,跌坐于束腰莲座之上。左右侍立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

观音头戴花冠,身著天衣,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柳叶,亭亭玉立。

地藏光头,面相憨实,双手捧珠,赤足站立。

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的教主,是无比光明和长寿的佛。观音是在世俗中最受敬爱和崇拜的神祇,是大慈大悲解危救难的救星。众生受苦受难,称诵其名号即可获救。地藏是在释迦牟尼灭寂后未来佛弥勒下世前这段“无佛世界”里,代理教化六道众生之职任。所谓“地狱不空,不证菩堤,众生度尽,方证菩堤”便是他的宏大誓愿,“大愿地藏”是其美称。

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普度现世众生的观音,救度地狱所有“罪鬼”的地藏是中国民间敬奉的神灵,三者刻于同一龛作品,在全国其他不同石窟所见甚少,是大足石刻中一个十分特殊的造像。见证了大足北山石刻不知是传统佛教,也加入了世俗人们对于佛教的看法,把民间对于往生的亲人的思念以刻凿佛龛来超度亡灵。

第52号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为女弟子黎氏为她的亡夫,与乾宁四年(897年)雕凿了阿弥陀佛、观音和地藏三身主尊像。第53号龛,为时任“右衙第三军散副将”的种审能,为其亡男所造,祈愿“化生西方,见佛闻法”。从这些造像题记来看,雕刻阿弥陀佛、观音和地藏同处一龛的缘由,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与佛教净土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山石刻在晚唐、五代和宋代,类似组合的造像甚多,如晚唐时期,还有北山石刻第52号阿弥陀佛和观音、地藏龛;五代有第53号阿弥陀佛和观音、地藏龛(前蜀永平五年,915年),第244号观音地藏龛(后蜀广政八年,945年),以及第253、275、277等龛。宋代,此组合的题材继续有所雕凿,有第117、121等龛。



第53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

五代(前蜀永平五年,915年)刻凿。



第58龛:观音、地藏龛

五代(前蜀永平五年,915年)刻凿。

《观音、地藏龛》雕凿于晚唐乾宁三年(896年),是大足一地出现这种组合较早的造像龛。

北山石刻第58号位于佛湾南段石壁的下方,是一个小型龛。在龛的正壁,主尊是两身菩萨像,左侧为地藏菩萨,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头和双手已经残坏,身后有火焰形背光,头上有七宝盖。右侧为观音菩萨,头戴高花冠,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身后也有火焰形背光和七宝盖。这两尊菩萨像中间,冉冉升起一朵祥云,云中跪蹲一位妇女,双手拱揖在身前。龛的左右两侧壁,各刻有一身站立的菩萨像,双手托一盘。

在龛左右壁外侧门柱上,分别刻有一则造像题记,记载了开凿这龛造像的时间、人物和缘由,特别是其中“王宗靖”一名的出现,引来学术界关于对韦君靖去向的一种猜测。

左壁外侧门柱造像记,首先记载了这龛造像主尊的名号,说“敬造救苦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一龛”,由此可见龛中的主尊为观音、地藏两身菩萨像。其次,记载了造像的目的和时间,说到此龛造像是为故去的何七娘所造,祈愿她“承此功德,早生西方,受诸快乐”,并在乾宁三年(896年)九月廿三日,“设斋表赞”,由此可知造像的时间;同时,正壁观音、地藏中间的祥云里的妇女像,应是故去的何七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