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 August 2013

新加坡的音乐之旅

两个月前的偶然浏览网页获知新加坡华乐团举办“新加坡华乐团作曲家工作坊2013”。当时有股冲动要参加,但却担心这个工作坊只是对专业作曲家而设。

经过家和老师与乐群的鼓励,终于鼓起勇气上网订票,顺便定了工作坊前一天的《格什文之夜Mostly Gershwin》音乐会的票。其实在同个时候,Marina Bay Sands 金沙酒店的大剧场也有名闻遐迩的《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但是在新加坡有限的时间里的演出档都全场爆满了,可惜啊!



距离上次的狮城之旅已经是5年了,下了飞机后就直奔嘉兴,除了与秀伟老师谈了很多音乐的事物,更收购了很多的唱片。回酒店短暂的休息后,就搭地铁到政府大楼CityHall。沿着Citylink边走边看,顺便吃寿司当晚餐咯!
机场地铁站
寿司
由于第一次在滨海艺术中心看音乐会,抵达后却不知往哪里走,热情的服务员看到茫然的我,就过来给与协助。由于时间还早,就到旁边的商店逛一逛,以很特惠得价钱买了Aaron Copland的《Appalachian Spring》的总谱。

第一次踏入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如刘姥姥入大观园,偷偷拍照是免不了。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由于它的玻璃外壳项榴莲,所以也被称为榴莲。从音乐厅的走廊可以看到滨海对面的鱼尾狮和金沙酒店。
榴莲遥望金沙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外

滨海音乐厅的观众席分为四层,另外舞台后面也有椅子,除了供合唱团之外,在一些爆满的音乐会会开放给观众。舞台后面就是管风琴。开放式的舞台上方有个可以调节高度以平均声音反射的圆形反射板,也是舞台灯光的主要来源。由于笔者在一个月前才买票,这能选到三楼的位子,两排之间的椅子的高度还是蛮斜,与舞台的距离不是太远。从笔者的位置望过去就是以弧形金属反射板为主的墙壁,后面覆盖了青色的布帘。据介绍说布帘会随着声响的需要来决定覆盖或开启。但是青色的布帘让音乐厅看起来有点阴沉。当你进入了音乐厅,就会发现手机的讯号变得非常弱或没有讯号。但是演奏半途仍然听到一次的手机声音。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音乐会准时7时半开始,新加坡华乐团以黑色晚服出现在舞台上。其实笔者本人对西乐中奏的作品不看好,原因就是华乐器本身的音色与声量在不同音域不平均。当叶聪的指挥棒一挥,乐队的柔和声响把我扣住了。一些尖锐音色的乐器如琵琶,梆笛,高音唢呐都控制的非常好,胡琴与低音更融为一体。这归功于乐队与指挥的默契,还有配器的功力去扬长补短华乐器的音色特质。

音乐会最吸引我的就是三个特邀的黑人钢琴家与演唱者。钢琴演奏家莱昂•贝茨(Leon Bates)个体非常高,当他坐在钢琴时,钢琴如玩具乐器显得特别小。莱昂•贝茨在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George Gershwin 乔治•格什文)的表演其实质是中规中矩,感觉有被乐队约束,但是当ENCORE时,他的指间在钢琴键盘间飞舞,把爵士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女高音 金玛丽•琼斯 Kimberly Eileen Jones的音色甜美,在不同的乐曲的音色拿捏非常美,唯一的缺点是声量有点小。另外一个演唱家男中音 劳伦斯•米切尔•马修斯Lawrence Mitchell-Matthews则与女高音相反,有了声量却缺少了音色。

看完音乐会就步行到金沙酒店。一个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去赌场赚钱,原来他说的是非新加坡公民进入就赚到新币100。哈哈,笔者在不费一分一毫之下以半小时逛完三层楼的金沙赌场来结束新加坡的第一天。
金沙之夜
迷失的国度
Geylang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红灯区,但是笔者觉得是一个不夜城,商店,餐厅等通宵达旦的营业,各种不同地域的美食应有尽有,价钱也比市区便宜。虽然酒店外面有些流莺排回,但并不代表住这里或来这里的人就是来寻花问柳。可以看到很多人就是来这里吃宵夜。

由于时间有限,早餐后就直奔海滨花园Garden By The Bay.。 一个以填土的来得土地加上设计师的创意结合大自然与可以的新花园成为新加坡最新的景点。多棵巨大的擎天大树 (Supertrees) 除了收集雨水、太阳能以及充当公园温室的通风管道外更是一座座的艺术品。一座空中走道连接了几棵树在一起,让胆量大的游客可以一览滨海湾的美景。
海滨花园

擎天大树 (Supertrees) 



由于炎热的天气与时间关系,只能匆忙的走回金沙购物中心,买了TWG的白巧克力茶雪糕来馋嘴。
TWG的白巧克力茶雪糕

来新加坡就不可以不吃海南鸡饭,今天吃了不错的新瑞记海南鸡饭(书城对面)。白切鸡皮滑肉嫩,加上香喷喷的油饭让我食指大开。拜祭了五脏庙后,与秀伟老师一起前往新加坡大会堂观看星海艺术研究会华乐团的彩排。

这次与瞿春泉老师的见面又获得他赠送一卷以佛教的禅音乐为主的CD。《寻禅》是以室内乐方式来演奏,乐曲没有花巧的技术表演,但淡淡的韵味让禅定的人更能静下来,让思想放空!

俞嘉与黄晨达老师开始彩排《天缘》

经过沈国钦排《雅鲁藏布江》与《天葬》,俞嘉与黄晨达老师开始彩排《天缘》。虽然是彩排,也是多年后《天缘》再次亮相舞台,但他们两人的默契很好。琵琶与二胡融为一体,在音乐的感觉与气口都是一致的。其实很多次看专业演奏家的彩排都发现他们的彩排都敷衍了事,但这并没发生在俞嘉与黄晨达的身上。除了音乐的感动,更看到他们两的专业精神。
由于时间关系。笔者看了瞿春泉老师排了双笛协奏曲《黄土情》就匆忙离开音乐厅到老巴刹觅食去了。近日的老巴刹的风光减退,没了十几年前的辉煌,很多档口可以说是惨淡经营或关门大吉。


今天是新加坡华乐团作曲工作坊的第一天。笔者不是什么作曲家,更没有任何音乐理论的基础,除了平时喜欢听音乐,编写乐曲外,基本上讲起来不算是作曲家。当一个多月前看到这个消息时,觉得自己没资格出席这么专业的工作坊。幸好有两个朋友的鼓励,才促使今天出现在新加坡大会堂。

叶聪总监的简单开场后,就是钟启荣老师的《音乐创作与国际舞台接轨》与何仲实老师的《 华族文化对现代音乐技法的启发》的讲座。他们以自己在音乐创作的路途经验启发了我们对作品的格式与音乐的形式可以跳出原本的框框。更加入了很多的视频让出席者更了解他们的观点。

接着就是新加坡华乐团的扬琴老师:瞿建青、马欢讲解《 弹拨乐在乐队合奏中的特点》。他们以简单的《点》与《线》的理论把笔者带入了弹拨乐里。音乐播放加上乐谱更让笔者了解了弹拨乐的奥妙。

工作坊结束后,笔者徒步到金沙,音乐途中的新加坡湾的夜景是在太迷人了。吃了热气腾腾的田鸡粥后就乘地铁回酒店了。当到达Aljunied转车时,才发现笔者错过最后班车,不得已之下改搭的士回酒店。
美丽的夜景
田鸡粥

金沙购物中心美食坊

第二天的工作坊才是最吸引人的新作品试奏。大伙一早聚集在音乐厅里,新加坡华乐团的团员已经在台上各自练习。第一首试奏的作品是余家和作曲的《熵》,乐曲以各种乐器的音响效果为主,在乱中有序的效果中显现了作曲家对乐器的了解,更凸现了乐器之间音响传递时的和谐效果。
新加坡华乐团试奏前

江赐良的《雨林映画》是以蚂蚁的眼光看热带雨林,作曲家用了音色对比描述了热带雨林中各种植物如猪笼草,大皇花等的植物对蚂蚁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尤其是弹拨乐与拉弦乐的音色更是一绝。是今天试奏作品中笔者最喜欢的作品,希望可以听到《雨林映画》正式演奏。
第三首作品是何仲实的即兴作品。原来大型乐队不容易做到真正的即兴表演,但是有乐谱表明感觉,乐器的有限度即兴还是可行的。

接下来就是乐团征集的新作品。第一首亮相的是新加坡华乐团笙演奏家钟之岳的《皂罗袍》,带有昆曲韵味的作品是钟之岳第一次的作曲尝试,他在弹拨乐的泛音,低音等好像体验了昨日瞿建青、马欢讲解《 弹拨乐在乐队合奏中的特点》所提出的论点的实验作品。
香港的洪民健作曲的《八阵图》。乐曲很有罗永辉《风采》的味道,显示了作曲家对大乐队作品有一定的经验。

张家寿的《念》原本以为是一首现代的作品,但是作曲家以管子加中音唢呐的《大悲咒》主旋像极了念经的声音,原因是管子圆滑了唢呐的刺耳音色而产生的新效果,伴奏更以木鱼加中阮,让原本颗粒性强的木鱼变得圆滑与沉重。两者结合起来让音乐更能穿透人心。
以层叠为手发的《旋舞》(郭威胜作曲)以弹拨乐与拉弦乐合奏层层的叠进为主,是不错的弹拨乐与拉弦乐的实验作品。

最后一首诗笔者最喜欢的拉弦乐合奏《戏》。周进安作曲的《戏》,在没有运用任何打击乐器,却唯妙唯肖模仿了京剧的韵味。胡琴的滑音虽然乐队不能试谱就奏出,但是两次的练习就基本掌握了乐曲的轮廓。

通过九首作品的试奏,基本上体验了作曲的几点要诀:
1. 乐谱的记谱:有些技巧只需要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要的效果,如果记谱太繁杂,反而令演奏家不知所措。
2.总谱与分谱的准确性:有些作品由于总谱与分谱的不同,浪费了很多排练的时间。
3. 乐谱的字体大小与音符的大小:如果小节标记,感情,速度的标记台小,对指挥排练上一定造成了时间的耽误。
4.  了解乐器的极限:如胡琴的拨奏,琵琶的自然泛音,大提琴的拉奏于拨弦转换都不能太快都是乐器的极限,不关演奏员的技术。
5. 乐曲的含义:作曲家最好把作品的含义或意境写在总谱上,让指挥一目了然了解作品的含义。
6. 即兴演奏:即兴演奏对大乐队有一定的难度,除非作曲家在乐谱上表明乐器,数量,音色,感觉等的有限度的即兴演奏。
7. 音色的运用:一味的交响化对民族乐器是不容易的,除了和音外,乐器的音色与特性也会影响音乐的效果,因为民族乐器存在着音色的特质,往往运用不当就成为音色的缺陷。

午餐后,来自香港的杨伟杰老师主讲《各地区华乐团现状和乐队排位》。杨老师以上海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 与新加坡华乐团为蓝本,然后讲述了各乐队排位与音乐理念。基本上,各乐队根据乐队编制,乐师技术,场地音响效果,乐曲与指挥香港中乐团香港中乐团的音响要求对演奏或排练场地的声音直接传递,反射出来的效果而决定的。虽然各乐团的排位不同,但总结起来全部的指挥都是希望乐队的音响可以做到松,圆,熟,透,融的五个要诀。

来自大马风下之乡的江赐良以他研究的五行来讲解《如何针对各华乐队的不同音响、配器情况来进行创作 》。江老师对声部甚至乐器以金水木火土来归类,然后以五行相生相克论来解释各乐器的属性与结合后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从很多的例子来看,五行配器论是有效的。江老师的五行配器论让笔者了解了各个乐器的音色结合,以更系统化来进行民族乐器的配器。
最后一位主讲者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余家和老师主讲《如何从民间音乐中提取素材来进行创作》。余老师用了很多的例子,从南洋音乐采风,分析,到乐曲的创作,加花等,给了很具体的示范。

工作坊除了作曲的事项外,在很多的Q&A 中也提到了“南洋风格”。以笔者自己的经来来说,南洋风格其实就是不拘一格。真正的南洋风格就是含括了印度,阿拉伯,中国到西洋的影响的结合体。

工作坊结束后,笔者就急不及待的赶往机场,结束了那么有意义的旅程。

这个旅程的成功全靠身边的朋友老师的帮忙。特别感谢杨秀伟老师的协助和余家和老师的鼓励。
满记甜品的杨枝甘露-芒果,芒果泥拌椰奶与柚子肉
满记甜品的芒果pancake
Starbucks Green Tea Fruppacino with White chocolate puddin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