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6 September 2016

160819新加坡华乐团《挥洒青春》音乐会

(音乐厅里的照片为新加坡华乐团拥有)

2016年8月19日早上的飞机,来到了久违的新加坡。除了下午到处逛逛,最期待的就是一连两晚的《挥洒青春》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旁晚在Maxwell小贩中心吃了香喷喷的海南鸡饭与甜酸的红毛榴莲杂冰后,就赶往新加坡大会堂。

一进入大堂就传来了华乐的乐声,原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小组正在演奏弹拨乐合奏顾冠仁的《三六》,曹文工与何昌林的《火凤》与杨青的《湘调》。但是新加坡大会堂的大堂不适合演奏细腻的音乐,周围的钢筋水泥让大堂的余音不断,完全干扰了听觉效果。



三年前的新加坡华乐团与叶聪在滨海音乐厅的《格什文之夜Mostly Gershwin》音乐会,让我对这乐队在新音乐总监下的表现感到满意。今天换成年轻指挥又会如何?

对于新加坡大会堂,我并不会陌生。十多年前的《王惠然,王红艺与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会,三年前的《新加坡华乐团作曲工作坊》的新作品试奏音乐会等都在这里举行。其实音乐厅的观众位子不多,音乐厅也属于中型,就是台的宽度与音乐厅的长度局限了反射的滋润,少了大乐队的空间感。华乐的个性化音色更把音乐厅的弱点放大了。如果相比较三年前的滨海音乐厅的《格什文之夜Mostly Gershwin》音乐会,两个不同地点的效果有如天渊之别。其实在新加坡大会堂音乐厅在音响工程上已经下非常大的苦功,尽量在反音吸音上效果来达到平均,但是空间感取决于音乐厅大小与乐队人数和功力。一个功力深厚的乐队在那么小的音乐厅里,可以想象舞台上的千军万马直接就冲到观众席的后面。声音传播缺乏delay下,就像观众直接坐在乐队里听歌。如果今晚是在滨海音乐厅,就更加锦上添花。

毕业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倪恩辉除了是叶聪弟子,更是新加坡华乐团的助理指挥。虽然他还未在国际赛赢得任何奖项,但是靠着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了5年的经验,应该是全场最了解乐队的指挥。虽然在指挥动作上有叶聪的影子,但是很多乐段的起拍的动作有点大。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还好,但是这大动作越来越明显,看来他在台上临场是被乐队的“怠慢”吓到,想用大动作来带领音乐奏出来。其实看到笔者的眼里,这有点夸张。这6年的合作应该建立了很深的互动与谅解,但是今天的表现好像两者有点陌生。

倪恩辉在选曲上忽略了华乐版本《节日序曲》的配器问题,更选择技术要求高的《冬》与不够成熟的新中阮协奏曲。对于两次排练的安排,无疑是非常吃重的。




第一首作品是移植自施万春作曲的交响乐作品《节日序曲》,由张列移植为华乐版本。乐队在演奏时好像没集中,干净里却有点散漫。《淘金令》的味道更少了。用华乐来演奏比起交响乐显得拖,除了在弦乐的运弓上没做到短与亮,整个弓弦月显得很笨重,弹拨有如虚设,改用到的亮与短小的跳跃感被忽略了。除了是排练上的忽略,也是移植人员的乐器考量有欠周到,是比较失败的移植作品。



新加坡作曲家冯国峻的中阮协奏曲《旋动城市》一开头可以用乱来形容。中阮本身的独特性不强,容易被乐队掩盖。所以一开始时候中阮沦为乐队的配衬乐器,与乐队的竞奏如点到乐器的死穴,完全被乐队所掩盖。幸好在中段开始,这现象减少了,中阮也开始突出为协奏乐器的角色。论表现,中阮的技法在《旋动城市》里并没有好好的被发掘。里头虽然有借鉴吉他的技法,但是却没有很特出中阮的乐器性能。作曲家视乎忘了中阮也可以模仿琵琶右手的按弦等技法,然后在音色上的要求也欠缺。一首新的协奏曲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方能让乐队与独奏充分的表现作曲家的意境,看来独奏者罗彩霞还需要时间来琢磨乐曲的味道。

今晚本来可以回顾卢亮辉《冬》的激情,但是却让笔者大失所望。本来被看好的作品,却不知为何出现很多小瑕疵。点不齐,曲子感觉不比台湾高雄录音好。在速度上比很多学校乐团更不如。卢亮辉的《冬》是他的《四季》里技术最难的,但也是最动人的一首,在乐手的技术要求到指挥的处理都非常多,各组乐器的大小声,个乐段的乐器间的连接等无时无刻都考指挥的处理。

来自香港演绎学院的胡栢瑞,就是阎惠昌的高徒。从胡琴首席到指挥专业,对胡栢瑞在乐队处理上如虎添翼。但是整体下来,觉得胡栢瑞的指挥技法就是阎惠昌的翻版,又是加强版。很多地方都挥得太紧,太夸张了。

胡栢瑞的选曲是比较传统,但是也看得出他的传统音乐功力,但却没机会看到他指挥新作品。



彭修文编曲的《乱云飞》,其实就是京剧。但是新加坡华乐团明显的排练不足,很多乐段的唱腔处理显得非常草率或在感觉上怪怪的。指挥在动作上太紧绷,所以乐队的味道也影响了。基本上的乐段之间的转换还是很美。

由周若瑜独奏的《江河云梦》(梁云江作曲)反而是全场最好的演绎。在二胡技法上虽然不炫技,独奏与乐队音色,音量,何感情拿捏等平衡上让笔者感到非常舒服。



最后一首的陈能济的《龙的传奇》秉持着陈能济的一贯风格,幸好指挥处理个乐段的速度连接还可以,但是缺乏了柔和的感觉。这可能与胡栢瑞的刚硬指挥有关,如果手势在柔些,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看完了第一晚的音乐会,心中有很多疑问如两个指挥的大动作到底是指挥自己的习惯,还是因为乐队只有两次排练而照成互动不够?看来需要接下去看隔天的音乐会才能解答。


8乐20日晚上在大堂表演的是合唱团,但是大堂的回音反而为合唱团滋润不少。
今晚第一个出场的是马来西亚槟城的彭奕凯。他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然后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修读指挥硕士与博士,可以说是集合东西方指挥教学精华与一身。在他的指挥里手上的点,手势的运用很顺畅,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跟音乐同在,不会谁抢了谁的风头。可能是选曲的缘故三首乐队合奏都是比较诗情画意的作品,在收放方面都很不错。由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他是指挥,笔者纳闷怎么他在一些起拍的动作如倪恩辉,胡栢端变为大动作,这种反常的动作在前几年的音乐会里已经销声匿迹。

选曲上两首乐队作品的风格相似,建议一首静态,另一首动态与一新一旧反而更能表现指挥的技术含量。




第一首是刘天华作曲、王甫建改编为乐队的《良宵》。一开始的几个小节的效果不好,低音大鼓等乐器好像刻意大声,与曲子的意境不合。慢慢的那起伏的和音效果在指挥的诗情画意的弹指间,我的确被感动到了。

刘湲在《山水画境 • 富春山居图随想》的作曲意境上真正成为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是近年不可多得的佳作,舍弃了近年很多作曲家的大批打击乐的爆响声,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古琴在那秋风瑟瑟的世外桃源里,与山间的昆虫鸟类的呢喃化为美丽的诗篇。但是《第二乐章:流水行云》间中笛子的轮替演奏中就是有一支笛子一定慢了那么一点。连《第四乐章:秋山闻道》的弹拨轮奏中也是有乐器在特定的乐段一定慢了一点。但是一听到这状况,我就瞄了指挥的手,拍子的点都很准呀!怎么一个专业乐团会有那么明显的错误?



香港作曲家伍卓贤的笙协奏曲《七月 》虽然在意境上不是那么强烈,除了几段的鬼叫声与唢呐的打斋声外。虽然如此,作曲家在笙与乐队的平衡上做的很好,一方面顾及笙的技法,另一方面在乐队的协奏上有取得很好的平衡点。来自香港的笙演奏家郑浩筠与指挥配合的不错,音乐感,技法等技术都非常特出,更在风格上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非常成功演绎了这首新作品。笙独奏郑浩筠与作曲家伍卓贤同为香港人,两人在之前也合作过新作品,所以在这次的首演,的确比起冯国峻的中阮协奏曲《旋动城市》来的成功。

黄佳俊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与德国音乐教育的结合体。但是在他的音乐里我觉得没太大的震撼,反而被台上的很多夸张的技法破坏画面。但是他在选曲上非常成功,一首是节奏为主,另一首是乐队非常熟悉的作品。



马欢的扬琴与黄佳俊的指挥在王丹红的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并没有给予太大的震撼,首先是扬琴的处理比不上网上的其他演奏者(都是华乐团与扬琴版本的现场录音)。乐队上的处理也不特出,可以说就是列行公事演完了一首作品而已。



说到刘湲的《沙迪尔传奇》,很多人并不陌生。刘湲在《沙迪尔传奇》的创作上把华乐乐器最美的音色都用上了,只要乐队在音准,拍子上照谱上标记来演,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新加坡华乐团在今晚的演奏让我大失所望,原本期待的更深入,更感人的效果也灰飞烟灭。如一开始的低音有点像杀猪,下手太重了。对于获得马勒指挥大赛的黄佳俊,的确让我吓了一跳,浮夸的动作,加上手指不停的颤抖,觉得很碍眼。从指挥浮夸地完全蹲下来,再突然站起来,觉得台上出现了一个小丑的马戏团。可能笔者的音乐修养不足,从指挥的手势看得到真正的拍子与意境要求。怀疑乐队就想auto pilot自己走自己的,前面的指挥就在哪儿耍花样而已。一个专业的指挥与乐队把刘湲的《沙迪尔传奇》演到那么平淡,也是蛮出奇的。

其实黄佳俊的夸张法的评价两极化,要就非常好,不然非常差。笔者认为指挥风格也要看作品意境,如果是演《卡门序曲》,那就非常适合,但对于《沙迪尔传奇》未免过火了。

写完了两天音乐会的感想就来个总结:

1. 倪恩辉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叶聪,但是指导中间开始就有点大动作。

2. 胡栢端就是比阎惠昌更青出于蓝(夸张手势)。

3. 彭奕凯的就是从容不迫,但是在一些乐段起拍还是会动作大一点。

4. 黄佳俊就是四个里面最不喜欢的,闭起眼睛听还好,一看就觉得碍眼。

5. 新加坡华乐团在这次的表现的确欠佳,连续两晚的一首作品都完全没热身的感觉。很多地方也有错误。怎么台上指挥换为年轻的就这样呢?如果是比赛,我会觉得是特地奏错来考指挥的。

6. 对于乐队指挥,首要的任务是音乐诠释,然后就是有自己的风格但不可以与乐队或乐曲格格不入。就如二胡在演奏《长城随想》第三乐章《忠魂祭》演奏时表现灿烂笑容,看在观众眼里就是格格不入。


笔者不是专业音乐评论,也没受过正统音乐训练,以上都是看后感想而已。始终音乐的感觉都是很个人的,没有对与错,只有喜欢或不喜欢而已。


新加坡华乐团 : 挥洒青春 I

2016 年8 月19 日(星期五)
8pm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指挥:倪恩辉
节日序曲 / 施万春作曲、张列移植
旋动都市 / 冯国峻(中阮:罗彩霞)
冬 / 卢亮辉

指挥:胡栢端
乱云飞 / 根据现代京剧《杜鹃山》唱段改编、彭修文编曲
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 / 梁云江(二胡:周若瑜)
龙的传奇 / 陈能济

新加坡华乐团 : 挥洒青春II

2016 年8 月20 日(星期六)
8pm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指挥:彭奕凯
良宵 / 刘天华作曲、王甫建改编
山水画境 • 富春山居图随想 / 刘湲
     第二乐章:流水行云
     第四乐章:秋山闻道
笙协奏曲:七月 (新加坡首演) / 伍卓贤(笙:郑浩筠)

指挥:黄佳俊
扬琴协奏曲:狂想曲 / 王丹红(扬琴:马欢)
沙迪尔传奇 / 刘湲

两场满载青春气息的音乐会,将由四位年轻得奖指挥家与四位年轻华乐团演奏家们全情演出。在2016 年马勒指挥大赛夺冠的本地指挥家黄佳俊、新加坡华乐团助理指挥倪恩辉、勇夺香港中乐团主办的2014 年第二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2014 亚军的胡栢端及勇夺2015 年台北市立国乐团国际指挥大赛亚军的马来西亚青年指挥家彭奕凯将呈献多首华乐曲目。新加坡华乐团中阮副首席罗彩霞、高胡副首席周若瑜 、扬琴演奏家马欢与笙演奏家郑浩筠将以娴熟技巧倾情演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