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October 2011

从新发现《红梅随想曲》

人听音乐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口味。当笔者在中学时候,已经接触过《红梅随想曲》,还记得那时候只是卡带的录音,里头没写演奏者的名字,只知道是有由交响乐伴奏的二胡协奏曲。印象中那时候的笔者不喜欢《红梅随想曲》,觉得交响乐伴奏显得怪怪的。

2003年,周经豪老师带领香港中乐团的朱文昌,辛小玲与辛小红到槟演出,从小策子上得知他们在新加坡演奏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就开始聊到这首乐曲。就在周生的介绍下,笔者才开始寻找华乐的版本来听,这才发现原来是一首那么好听的作品。

《红梅随想曲》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1980年恰逢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民族音乐才开始有喘气的机会,十年的停顿使乐界急需新的作品来演奏。就在这年代里,新型的协奏曲开始出现,如《新婚别》、 《长城随想》、《蓝花花叙事曲 、《红梅随想曲》等。以民族乐队为伴奏的《长城随想》与以交响乐团伴奏的《红梅随想曲》是当时新作品里最为特别,开创了华乐的新里程碑。

1970 年代末期,作曲家吴厚元离开北京京剧团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时,民乐系领导方堃希望他以歌剧《江姐》的音乐为素材,为附中毕业生-姜建华创作一首二胡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就在这次的机缘下吴厚元被动地步入了二胡音乐的领域,写下了第一首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

以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及部分旋律等音乐片断为素材而重新构思创作而成的单乐章协奏曲《红梅随想曲》于1980年完成创作。《红梅随想曲》虽然取材自歌剧《江姐》,但是它却不时一首叙事曲。另外一个原因是《红梅随想曲》抛弃了以往二胡传统的哀怨、凄凉风格,而是运用二胡音色上自然、柔美、质朴、典雅的特点把现代的女中豪杰的英雄形象尽情地展示了出来,这种乐曲在当年的确造成一阵的轰动。在乐队的伴奏方面最先出炉的是交响乐版本,然后才轮到华乐版本。总而言之,《红梅随想曲》的创作不仅展现作曲家本身作曲技法的突破与创新,同时也和当时音乐界风潮、甚至社会风气的方向相关联,凸显作品本身所代表的时代意涵。

《红梅随想曲》由引子与四个部分组成。

前奏一开始就由二胡开门见山地奏出核心主题,并以各种不同的音高作了四次引伸和模进,加上乐队的哄托,把听众的感情带进音乐所提示的意境中。

第一部分以《红梅赞》的旋律为主题并加以变奏与展开,由二胡以中速奏出优美完整的主题,并进行了变奏和开展,随之由乐队演奏主题,使内心世界的美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描绘出了红梅傲霜斗雪的高贵气质。

第二部分为活泼的小快板,在乐队热烈的节奏音型伴奏下,二胡奏出了副部主题,刻划出充满理想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出红梅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精神。

第三部分从散板开始,运用了戏曲音乐的拖腔,引伸发展了核心主题,是深情的倾诉,像回忆的慢板发展到紧拉慢唱的快板,推向高潮,引入二胡独奏的华彩乐段,缓慢而充满哀思的段落表现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

第四部分是再现部,乐队奏出原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成了全曲的高潮。最后用副部在主调上的再现作为急板的结尾部,二胡与乐队的角力更加激烈,乐队最后奏出主题,以磅礡的气势结束在核心主题音调中,表示不屈的红梅精神最终都会取得胜利,就好像「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在网上有看过一些爱好者将《红梅随想曲》与与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比较。其实两者的确在乐曲的构造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红梅随想曲》在感情上较接近中国人的情感。小提琴已它华丽的高音为著称,但是二胡的音色较接近人声。但是音乐不能以胜负来比较,音乐每个听众的口味与喜好都不一样。

虽然今日的二胡专业教材里《红梅随想曲》是必奏的乐曲,但是要演奏好这首乐曲并不容易。乐曲各段落的速度,运弓的张力,音色分别等都必须做到刚刚好,稍不谨慎就会落得听了乏味的地步。

从笔者的收藏里就有四个版本:于红梅,宋飞,马向华与黄安源。前两者为交响乐团伴奏,后两者为民族乐团伴奏。

以二胡的音色来说,于红梅的音色最好,高低音的音色稳定,饱满与华丽。在技巧如柔弦,快弓等都恰到好处。从录音听来,你会发现到于红梅对《红梅随想曲》的每个音或乐段的音色,技巧与速度都经过精细的推敲。

其次是宋飞的版本,她对《红梅随想曲》的见解并不输给于红梅,但是宋飞一路以来在按弦与柔弦上会多了一点,所以在味道上的确比于红梅多了一些,但是对《红梅随想曲》的现代女英雄的形象刻画似乎多了点吧。在后面急板的感情表现是里面最好的一个,听了让你融入着急的剧情里,所以整体来说这版本仍然排在第二位。

马向华在很多地方会突然间音准不稳定(很小的失误,可能我太挑剔了)。以速度来说,马向华的快板最快,但是急板方面明显比宋飞逊色。要比干净,马向华作到了,但是却在感情表达方面比前两者逊色,在重轻音方面,笔者就比较不喜欢这个版本。

黄安源的二胡比较于前三个版本就显得没劲,其音色在高低音区的相差太大。暴露了其录音二胡的小缺点。在速度上,黄安源地快板事四个版本里最慢的,在干劲上输给三个较年轻的二胡新秀。

对于伴奏乐队来说,交响乐首选李心草指挥中国交响乐团的版本。乐队的各种声部音色和谐,尤其弦乐更加华丽。胡炳旭指挥中国中央交响乐团的版本在速度比李心草的版本有精神,真的各有其优点与缺点。

在华乐版本上两个都各有千秋。王甫建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在乐队上很干净,但是高音区汇特别突出。陈澄雄指挥中央民族乐团的版本较注重中低音区的效果,让乐队听起来较饱满。

其实乐队的录音除了指挥与乐队的功力,录音师的技术更重要。于红梅(中国唱片)的版本是里头最好的录音,录音师把二胡的音色,乐队的平均,还有乐队与独奏的音量平均都达到很高的水准。其次是黄安源(DECCA)的版本,中央民族乐团的音色饱满,远远超过了龙音的录音技术。其实宋飞的版本是很不错的演奏,但是录音显得有点模糊,在乐队与独奏的平均更显得一塌糊涂。还有很多录音都在标准音量方面都没共识,比如龙音的录音明显比其它来得小声。录音的失败往往音响一首音乐的表现。

这篇文章让笔者又从新听过所有的《红梅随想曲》不少过五遍,让笔者从新认识《红梅随想曲》。以前以为这是一首容易的曲子,但是仔细听之下,方发现里头需要的技术与控制超过很多乐曲。

于红梅在《红梅随想曲》的成功是因为她的名字叫“红梅”,所以更需要练得更好?哈哈哈!


专辑:红梅随想曲
二胡:于红梅
指挥:李心草
乐团:中国交响乐团
录音:2002年之前(正确年份不详)
出品:中国唱片
乐曲:
1.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吴厚元 作曲)19:37
2. 《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关乃忠 作曲)12:29
3. 《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二乐章8:34
4. 《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三乐章 11:27


专辑:马向华二胡独奏专辑
二胡:马向华
指挥:王甫建/胡炳旭
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国中央乐团交响乐队
钢琴:张玎苑
录音:1996年6月,中国北京车道沟8号录音棚
出品:龙音 RA-971002C
乐曲:
1. 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吴厚元 作曲)17:37
2.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 作曲)08:29
3. 查尔达斯 (维多里奥蒙蒂 作曲) 05:06
4. 葡萄熟了 (周维 作曲)05:27]
5. 流浪者之歌(吉卜赛之歌) (萨拉萨蒂 作曲) 9:10
6. 空山鸟语 (刘天华 作曲)3:10
7. 第一二胡狂想曲(王建明 作曲) 12:25


专辑:长城
二胡:宋飞
指挥:胡炳旭
乐团:中国中央交响乐团
钢琴:许冬
录音:1994年3月,中国北京车道沟8号录音棚
录音:李大康
出品:龙音RA-941001C
乐曲:
1.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刘文金 作曲)28:47
2.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 作曲)7:07
3. 烛影摇红(刘天华 作曲)4:28
4. 听松 (华彦钧 作曲)3:21
5. 野蜂飞舞(柯萨柯夫 作曲)1:19
6. 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吴厚元 作曲)18:11


专辑:《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
二胡:黄安源
指挥:陈澄雄
乐团:中央民族乐团
录音:1994年
出品:DECCA
乐曲:
1.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乐章:关山行(刘文金 作曲)9:02
2.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二乐章:烽火操4:55
3.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三乐章:忠魂祭8:55
4.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四乐章:遥望篇5:34
5. 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吴厚元 作曲)18:23
6. 第一二胡狂想曲(王建明 作曲)12:29

红梅随想曲 Red Plum Capriccio 1/2 - 吴福俊 Goh Hock Jun Shunta
红梅随想曲 Red Plum Capriccio 2/2 - 吴福俊 Goh Hock Jun Shunt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