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CD在年旅游台北时在中山堂音乐会购买了。6年了还没有一次过连续听。现在新工作有头绪后终于可以静下来听曲!
http://douglaspg77.blogspot.com/2015/03/141219.html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1.《名家名曲》 76'02"
01.钟耀光《蒙古幻想曲》
16'47" 2010.08.22錄制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大提琴/邱应钦
很少听钟老师的民歌改编作品,这首在风格上与作曲家其他作品明显不一样,民族风格比较浓。大提琴在演奏上模仿了马头琴的技巧,但是音色上却扁了很多。
02.彭修文《月儿高》
14'02" 1993.03.03
彭修文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彭指挥的《月儿高》算是中广的保留曲目,但是移师到北市国却带有不一样的感觉,首先是音色上比较亮让感觉上更加热情,不知是否乐师在彭大师指挥下太过兴奋吧!其实在速度与处理上都大略一样,就是音色亮了一些,前面的朦胧感就稍微逊色了。总的来说,北市国与彭大师的这录音弥补了他最后时光的录音记录。
03.苏文庆《乐响》
12'37" 2007.06.27
苏文庆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苏文庆的作品风格太过相同,幸好这张唱片就是一首,听了还可以,算是作曲家得力的录音。北市国在编制上比起当时的实验国乐团大,声部齐全,出来的音响衬托了作曲家并赋予作品的音色音响!
04.关迺忠《打鬼》(选自《拉萨行》)
6'04" 2008.11.28
关迺忠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典型的老关在《打鬼》的处理,不会太过不同,该有的都有。可惜的是定音鼓的点不够跳跃感!
05.邵恩《小白菜幻想曲》
16'33" 2007.06.04錄制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这首是CD的正式录音。在处理上细腻优美,但是作曲上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乐句的链接都点切豆腐,但是旋律味道浓!
01.卢亮辉《劲飙序曲》
9' 2010.08.23录制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很久前就听过这首作品,感觉上写的前卫不足,典雅不够,可听兴致不大。
02.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
很久前就听过这首作品,感觉上写的前卫不足,典雅不够,可听兴致不大。
02.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
15'20" 2010.08.23录制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张舒然
二胡的表现不错,在音色与技术上都体现了二胡狂想的风格。技术上实在太难了,些许的小错误是被允许的。
03.陈能济《风从台湾來》
二胡的表现不错,在音色与技术上都体现了二胡狂想的风格。技术上实在太难了,些许的小错误是被允许的。
03.陈能济《风从台湾來》
10'24" 2010.08.25录制
李英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徐《原乡与本土后》,陈能济的新作除了配器风格上的些许相识,但是作曲家却把很多不同的台湾民谣拆散重组,偶尔一小段旋律露出然后就消失了,但是乐器的链接,高音唢呐的运用,声部高低音的铺垫与带出都是乐曲的精华。非常好听的一首作品!
04-6.潘皇龍《一江风》
徐《原乡与本土后》,陈能济的新作除了配器风格上的些许相识,但是作曲家却把很多不同的台湾民谣拆散重组,偶尔一小段旋律露出然后就消失了,但是乐器的链接,高音唢呐的运用,声部高低音的铺垫与带出都是乐曲的精华。非常好听的一首作品!
04-6.潘皇龍《一江风》
21'42" 2010.06.06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低音单簧管/哈里‧丝派纳
作曲家把北管的风格结合前卫的技法像结合,但却不是笔者喜欢的风格。
07.苏文庆《大海之歌》
作曲家把北管的风格结合前卫的技法像结合,但却不是笔者喜欢的风格。
07.苏文庆《大海之歌》
11'49" 2010.08.25录制
英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今天刚好是离职前的一个星期,每天过海上班,突然这只剩下三天过海上班了,听了作品的感觉,觉得苏文庆正在写着我的心情。内心的五味杂陈,就只有透过《大海之歌》的精湛演绎录音来话说今天的感觉!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3《.TCO委托创作专辑》 71'21"
今天刚好是离职前的一个星期,每天过海上班,突然这只剩下三天过海上班了,听了作品的感觉,觉得苏文庆正在写着我的心情。内心的五味杂陈,就只有透过《大海之歌》的精湛演绎录音来话说今天的感觉!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3《.TCO委托创作专辑》 71'21"
01.钟耀光《超时空的城墙》
9'29" 2008.10.03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看曲名以为是完全现代的作品,其实他却古朴,传统味道浓,编钟缓缓的把笔者带入音乐里,如同老者讲述台北古城的过去,透过音乐回顾一个已经失去历史!
02.钱兆熹《旋舞女》
14'23" 2004.06.11
陈中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笛子/侯广宇
在配器里依稀是钱兆熹的风格,但是由于战国已久,作曲家只能从自己的想象去描绘貂蝉的风格与音乐语术。说真的笔者真的听不出!
03.钱南章《八家将》
10'58" 2009.01.10
李英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一首实验的作品从乐曲简介里看出作曲家努力的去开拓乐器的各种可能,却不大了解革胡下击中了革胡的缺陷!演奏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却是对乐器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04.劉文金《秋韵》
14'18" 1993.02.10
王正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温金龍
二胡在音色与厚度上不够理想,但是整体的速度与合作上属于比较融洽的。这录音是在第二届台北民族器乐协奏曲大赛前一年的演出录音,那时《秋韵》因该国际还没有那么红,属于历史见证!
谭盾《西北组曲》
22'13" 1996 01錄制
陈中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05 第一乐章《老天爷下甘雨》
06 第二乐章《闹洞房》
07 第三乐章《想亲亲》
08 第四乐章《石板腰鼓》
原本收录在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唱片《西北组曲》里,是最早的正式录音版本,上扬出品。在处理上与最近的录音有细微的变化,如速度,情感奔放与含蓄等都有不一样。快板的胡琴仍然有些许的不齐(非常微小),以1996年的技术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棒的处理,往往比较需要根据年代来衡量,乐器的质量,技术等都是随着时代进步而改变。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4《名家超炫(一) 》64'19"
01.顾冠仁《花木兰》
17'23" 1993.05.03
顾冠仁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琵琶/张强
琵琶热情奔放,但是乐队处理不够严谨,与瞿春泉的上海民族乐团版本比较少了那个整体的小细节的统一。
02-4.钟耀光《快雪时晴》
24'40" 2009.09.20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严洁敏
乐队的处理与二胡的表现都处于非常高水准,作品的写作在传统与现代中取得平衡。
05-8.程大兆《陕北四章》
22'17" 2009.01.03
郭联昌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笛子/戴亚
戴亚的笛子当然不是盖的,水准保持的很好。郭联昌处理乐队有自己的手法,除了严谨外,更在第二乐章《社戏》的开始唢呐和第四乐章《闹红火》的中音唢呐多了乡土味道。一个西乐出身的指挥竟然可以处理到那么有传统味道实属不易。
01.陸橒《西秦王爷》
16'23" 2003.10.31錄制
陈中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王铭裕
正式出版的录音,在演奏,乐团处理来说都达到了北市国的新高点!
02.卢亮辉《怒》
正式出版的录音,在演奏,乐团处理来说都达到了北市国的新高点!
02.卢亮辉《怒》
12'39" 1996.01錄制
王正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琵琶/纪永滨
非常早年的正式录音,为王正平与纪永滨留下的记录,1996年的北市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03.劉明源《河南小曲》 4'10" 2010.10.02 二胡/宋飞
虽然是小曲,但是宋飞的味道与处理都非常棒。
04.安志顺《大唐六骏》
非常早年的正式录音,为王正平与纪永滨留下的记录,1996年的北市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03.劉明源《河南小曲》 4'10" 2010.10.02 二胡/宋飞
虽然是小曲,但是宋飞的味道与处理都非常棒。
04.安志顺《大唐六骏》
6'12" 2007.03.31
打击/安志顺
只听录音感觉少了视觉感官的刺激,虽然安老师的处理好,但是觉得这首作品是视觉听觉一起才能达到他的艺术效果。
05.苏文庆、郑翠苹《雨后庭院》
只听录音感觉少了视觉感官的刺激,虽然安老师的处理好,但是觉得这首作品是视觉听觉一起才能达到他的艺术效果。
05.苏文庆、郑翠苹《雨后庭院》
9'30" 2010.07.18
刘沙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柳琴/张鑫华
柳琴的独奏有了新的诠释,音色少了以往的亮,但是感觉上反而更加接近作品的感觉。
06.王建民《第二二胡狂想曲》
柳琴的独奏有了新的诠释,音色少了以往的亮,但是感觉上反而更加接近作品的感觉。
06.王建民《第二二胡狂想曲》
13'29" 20100925
瞿春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陈慧君
二胡的独奏少了狂想系列的感觉。一路以来王建民的二胡狂想系列就是那么独特,在音色与技术的诠释都把二胡领回主导地位,所以独奏这的诠释还是需要更加特出!
二胡的独奏少了狂想系列的感觉。一路以来王建民的二胡狂想系列就是那么独特,在音色与技术的诠释都把二胡领回主导地位,所以独奏这的诠释还是需要更加特出!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6.《大师高峰会》 55'32"

01.劉德海《滴水观音》
10'14" 1996.06.02
琵琶/劉德海
刘德海的这个录音虽然有小瑕疵,但是却是大师的现场录音。
02.李灿祥编曲《平湖秋月》
8'28" 2008.10.25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高胡/余其伟
目录是第二首,但是在cd里确实在弟三首,希望北市国正视这问题。这版本的编曲非常动听,乐队编制不大,但是与高胡勾画了湖中明月的诗意。
03.汤良兴《弦子韵》
5'46" 1996.06.02
琵琶/汤良兴
两首的次序对调在第一次听时让笔者感到错愕。汤良兴与刘德海的作品形成很大对比,一个禅意一个民族,两者无论功力与韵味都不相上下。
04.王国潼/周成龍《天问》
6'24" 2009.09.20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王国潼
如果说王国潼,笔者觉得他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二胡更加有味道。这作品不论在味道与韵味都少了些。
05.林石城《霸王卸甲》
10'51" 1993.04.14
琵琶/林石城
三个琵琶大师,以林石城的传统曲最好。
06.古曲、瞿春泉《潇湘水云》
10'39" 20060408
胡炳旭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古琴/龚一
胡炳旭的处理比起瞿春泉更加激情,同样的是龚一古琴独奏,却在乐队的感染下更加激昂有力。
07.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与扬琴版)
6'14" 2009.06.06
二胡/萧白镛
萧白镛的二胡不够自然,很多音都会过度柔弦。还是喜欢淡一点的二泉。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7《经典金曲》55'10"

杨宝智《川江》
28'04"
01 第一乐章
02 第二乐章
03 第三乐章
1995.09.04 关迺忠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闵惠芬
二胡声音一出就是很明显的闵惠芬风格,可惜的是1995年的录音在很多全奏是出现了破音,但是整体还是闵惠芬比较巅峰的录音。二胡的味道,技术都非常棒,感恩北市国为闵惠芬留下了这个音乐会录音。
04.陈钢、何占豪/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
27'06" 2008.10.25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双二胡/黄安源、黄晨达
基本上高胡二胡(黄安源、黄晨达)在演奏上与香港中乐团的录音不相上下,但是论乐队来说,有些差别。北市国的弹拨乐比较晶莹剔透,胡琴与唢呐来说却比较喜欢港中的版本!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8.《丝路畅想》 51'29"
01.钟耀光《动感飞天》
9'38" 2009.05.09
张佳韵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以其说《飞天》,但更多是中亚音乐的感觉。整首作品的非传统节拍的确考乐队和指挥,乐曲难度之大使其演出率不大。
02.乌兹别克传统樂曲/盧亮辉编曲《安集延舞曲》
5'29" 2008.05.17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Uzbek Music & Dance Ensemble
乐曲的表现看出北市国的高超水准,非一般的作品只能由非一般乐团来演奏。
03.姜瑩《丝路》
9'16" 2009.05.23
张佳韵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这版本的《丝绸之路》还不是最理想的,往后还有更多乐团奏出了更加动听的诠释!
04.钱兆熹《天山狂想曲》
7'06" 2010.04.24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笙/郭秀容
不管是乐团还是笙都是以最佳的演绎与录音呈现,笔者更喜欢北市国版本多过上海电影民族乐团。
05江赐良编曲《乌夏克木卡姆第一大斯坦 间奏曲》
4'52" 2009.05.02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艾捷克/阿布都克力木.吾斯曼
不管是独奏还是乐队,两个的表现都被编曲老师发挥的淋漓尽致,大乐队与独奏谁都不抢对方的风头,反而互补了各自的不足。
06.唐建平《源》
15'08" 2008.04.19
李心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马头琴、呼麦/麦拉苏
非常草原风格的作品,完全没有传统的华乐韵味,只有那壮阔的草原传来的呼麦与马头琴声。这就是作曲家的功力,舍弃了自己的风格,儿时完全的让独奏与乐队贴近地方。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9.《经典Encore 》 52'50"

这张专辑由于是加演曲目,不能评什么,但是确实对北市国的历史记录!
唢呐的声部处理可能因为收音的关系出现了不平均的现象!
01.丘鹤俦/彭修文编曲《娱樂升平》
2'45" 2008.03.08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处理介入了很多广东高胡的味道,虽然更加接近广东音乐,但是与彭大师的交响化编曲都有些冲突!但是以另外的审美来说却是别具一格的处理!
02.劉天华/关迺忠《良宵》
4'14" 2009.12.12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03.彭修文《阿细跳月》
1'59" 2009.03.15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干净利落的演奏,除了高胡独奏的感觉怪怪的!
04.钟耀光《望月听风》
5'36" 2008.07.27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大乐队却走出了江南丝竹的感觉,优美动听的作品。
05.顾冠仁《骏马奔驰》
3'09" 2009.03.15
06.顾冠仁《天山盛会》
4'31" 2009.03.15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07.黄贻钧/彭修文改编《花好月圆》
1'25" 2008.09.19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08.劉文金《山村的节目》
3'02" 2009.05.09
张佳韵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09.邓雨贤/关迺忠《望春风》
5'22" 2008.02.23
胡炳旭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10.广东音樂 /李家华编曲《旱天雷》
2'41" 2008.05.02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11.关迺忠《几内亚舞曲》
2'55" 2009.04.18
张佳韵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12.郑路、马洪业/阎惠昌配器《喜讯传边寨》
3'35" 1998.12.03
陈中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13.劉天华《月夜》
7'40" 2008.11.01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二胡/萧白镛
14.王明星《丢丢铜仔》
1'41" 2008.03.29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15.哈察都量/钟耀光配器《剑舞》
2'16" 2008.05.02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台北市立国乐团30周年10片套装CD专辑10.《合奏发烧名曲》 61'35"
01.彭修文、蔡惠泉《丰收锣鼓》
6'01" 2009.12.05
邵恩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打击--谢从馨
打击乐不错,就是乐队的处理少了那个点!
02.陈能济《故都风情》
12'11" 1991錄制
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乐队的处理虽然不是最特出的版本但是算是可听性高,以1991年的水准已经非常高了!
03.盧亮辉《春》
11'32" 1995.05錄制
密吉尔.羅彻特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指挥忽略了华人音乐的乐句,除了交响化外,却少了那个音乐语言的亲切感。
04.关迺忠《丰年祭》
7'21" 1995.05錄制
王正平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整体算不错的录音,只是少了如老关跟高雄的脆!
05.劉长远《抒情变奏曲》
15'34" 2007.09.22
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处理上与最近在网络上的有点不一样,是早期的一个历史录音。速度,感觉等都有较大的分别,可以说给与不同的参考!
06.盧亮辉《祭樂欢舞》
8'57" 2010.04.24
钟耀光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这首是这张专辑最后的录音,所以在整个乐队素质,演奏,处理都有比较明显的不一样。
后记:
10张唱片终于连续十多天听完了每一首作品的演绎。12月2号在专辑2.《30周年团庆委创作品 》最后的一首《大海之歌》刚好也是今天灰灰的心情,是巧合?是缘分?选唱片时更本没特别选,只觉得这张是最新的录音就把他放最后而已,竟然就被感动了。
30周年10片套装CD曲目
专辑1.名家名曲 76'02"
01.钟耀光《蒙古幻想曲》 16'47" 2010.08.22錄制 钟耀光 大提琴/邱应钦
02.彭修文《月儿高》 14'02" 1993.03.03 彭修文
03.苏文庆《樂响》 12'37" 2007.06.27 苏文庆
04.关迺忠《打鬼》(选自《拉萨行》) 6'04" 2008.11.28 关迺忠
05.邵恩《小白菜幻想曲》 16'33" 2007.06.04錄制 邵恩
专辑2.30周年团庆委创作品 68:15
01.盧亮辉《劲飙序曲》 9' 2010.08.23錄制 钟耀光
02.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 15'20" 2010.08.23錄制 钟耀光 二胡/张舒然
03.陈能济《风从台湾來》 10'24" 2010.08.25錄制 李英
04-6.潘皇龍《一江风》 21'42" 2010.06.06 邵恩 低音单簧管/哈里‧丝派纳
07.苏文庆《大海之歌》 11'49" 2010.08.25錄制 李英
专辑3.TCO委托创作专辑 71'21"
01.钟耀光《超时空的城墙》 9'29" 2008.10.03 钟耀光
02.钱兆熹《旋舞女》 14'23" 2004.06.11 陈中申 笛子/侯广宇
03.钱南章《八家将》 10'58" 2009.01.10 李英
04.劉文金《秋韵》 14'18" 1993.02.10 王正平 二胡/温金龍
05 8 谭盾《西北组曲》 22'13" 1996 01錄制 陈中申
专辑4.名家超炫(一) 64'19"
01.顾冠仁《花木蘭》 17'23" 1993.05.03 顾冠仁 琵琶/张强
02-4.钟耀光《快雪时晴》 24'40" 2009.09.20 钟耀光 二胡/严洁敏
05-8.程大兆《陕北四章》 22'17" 2009.01.03 郭聯昌 笛子/戴亚
专辑5.名家超炫(二) 62'22"
01.陸橒《西秦王爷》 16'23" 2003.10.31錄制 陈中申 二胡/王铭裕
02.盧亮辉《怒》 12'39" 1996.01錄制 王正平 琵琶/纪永滨
03.劉明源《河南小曲》 4'10" 2010.10.02 二胡/宋飞
04.安志顺《大唐六骏》 6'12" 2007.03.31 打击/安志顺
05.苏文庆、郑翠苹《雨后庭院》 9'30" 2010.07.18 劉沙 柳琴/张鑫华
06.王建民《第二二胡狂想曲》 13'29" 20100925 瞿春泉 二胡/陈慧君
专辑6.大师高峰会 55'32"
01.劉德海《滴水观音》 10'14" 1996.06.02 琵琶/劉德海
02.李灿祥编曲《平湖秋月》 8'28" 2008.10.25 邵恩 高胡/余其伟
03.汤良兴《弦子韵》 5'46" 1996.06.02 琵琶/汤良兴
04.王国潼/周成龍《天问》 6'24" 2009.09.20 钟耀光 二胡/王国潼
05.林石城《霸王卸甲》 10'51" 1993.04.14 琵琶/林石城
06.古曲、瞿春泉《潇湘水云》 10'39" 20060408 胡炳旭 古琴/龚一
07.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与扬琴版) 6'14" 2009.06.06 二胡/萧白镛
专辑7.经典金曲 55'10"
01-3.杨宝智《川江》 28'04" 1995.09.04 关迺忠 二胡/闵惠芬
04.陈钢、何占豪/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 27'06" 2008.10.25 邵恩 双二胡/黄安源、黄晨达
专辑8.丝路畅想 51'29"
01.钟耀光《动感飞天》 9'38" 2009.05.09 张佳韵
02.乌兹别克传统樂曲/盧亮辉编曲《安集延舞曲》 5'29" 2008.05.17 钟耀光 Uzbek Music & Dance Ensemble
03.姜瑩《丝路》 9'16" 2009.05.23 张佳韵
04.钱兆熹《天山狂想曲》 7'06" 2010.04.24 钟耀光 笙/郭秀容
05江赐良编曲《乌夏克木卡姆第一大斯坦 间奏曲》 4'52" 2009.05.02 邵恩 艾捷克/阿布都克力木.吾斯曼
06.唐建平《源》 15'08" 2008.04.19 李心草 马头琴、呼麦/麦拉苏
专辑9.经典Encore 52'50"
01.丘鹤俦/彭修文编曲《娱樂升平》 2'45" 2008.03.08 钟耀光
02.劉天华/关迺忠《良宵》 4'14" 2009.12.12 邵恩
03.彭修文《阿细跳月》 1'59" 2009.03.15 钟耀光
04.钟耀光《望月听风》 5'36" 2008.07.27 钟耀光
05-6.顾冠仁《骏马奔驰》《天山盛会》 3'09"、4'31" 2009.03.15 钟耀光
07.黄贻钧/彭修文改编《花好月圆》 1'25" 2008.09.19 钟耀光
08.劉文金《山村的节目》 3'02" 2009.05.09 张佳韵
09.邓雨贤/关迺忠《望春风》 5'22" 2008.02.23 胡炳旭
10.广东音樂 /李家华编曲《旱天雷》 2'41" 2008.05.02 钟耀光
11.关迺忠《几内亚舞曲》 2'55" 2009.04.18 张佳韵
12.郑路、马洪业/阎惠昌配器《喜讯传边寨》 3'35" 1998.12.03 陈中申
13.劉天华《月夜》 7'40" 2008.11.01 邵恩 二胡/萧白镛
14.王明星《丢丢铜仔》 1'41" 2008.03.29 邵恩
15.哈察都量/钟耀光配器《剑舞》 2'16" 2008.05.02 钟耀光
专辑10.合奏发烧名曲 61'35"
01.彭修文、蔡惠泉《丰收锣鼓》 6'01" 2009.12.05 邵恩 打击--谢从馨
02.陈能济《故都风情》 12'11" 1991錄制 陈澄雄
03.盧亮辉《春》 11'32" 1995.05錄制 密吉尔.羅彻特
04.关迺忠《丰年祭》 7'21" 1995.05錄制 王正平
05.劉长远《抒情变奏曲》 15'34" 2007.09.22 陈澄雄
06.盧亮辉《祭樂欢舞》 8'57" 2010.04.24 钟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