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July 2014

圣号《南无阿弥陀佛》与佛曲才女-黄慧音

黄慧音老师在讲解自己的创作路
在网路寻找了很久仍然没见到任何人写关于黄慧音的《南无阿弥陀佛》与《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音乐的文章,只有youtube的音乐分享。现在只好自己动手写,让世人更了解这两首圣号的音乐。
愿愿音乐工作室出品的版本
风格代理的版本

其实我只在2012年的KLCC华文书市的IMM(愿愿音乐室)的档口发现了这张《南无阿弥陀佛》的唱片。那时买回来后就一直放着唱片橱柜里。直到12月才真正听了这张唱片。然后第二次听得时候就是家父往生的那段时间。由于唱佛机的音调太过传统,音质又不好,所以赶快把CD的佛号唱诵刻入MP3机理然后再家父灵堂24小时播放,更在移灵火葬场时在灵车上播放,为了就是让优美的佛乐陪伴父亲人生的最后路程。

第一次听就惊为雷音寺的梵音圣乐。背景配乐如飞天乐舞在西方极乐世界奏出了庄严的乐音,《南无阿弥陀佛》重复了八次,虽然是五声音阶,但是却淡化了中国音乐的味道,音域只横跨一个八度,让普通没学过音乐的百姓都能唱诵。但是唱诵圣号尤其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圣号,更需要庄严,才能体验出《南无阿弥陀佛》的顶礼、敬礼、皈依西方极乐世界导师《无量觉佛》。所以他不能像流行音乐般随性,更不能用美声唱法来变得普通人遥不可及。

其实一首佛曲就需要普及化,但是普及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容易传唱。黄慧音在这里做了很好的示范,就是简单但是优美的旋律,然后配上了钢琴,弦乐,编钟(管钟)营造那庄严又和谐的气氛。让听者能静下来随着音乐唱诵。


以上视频来自youtube,期望各位购买正版光碟

净空法师重要开示 >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释一下。 「南无」不能念成「nán wú」,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nā mó」,这是古音。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名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常念这一句名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要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阿弥陀佛」翻成中国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就是无量觉的意思。无量觉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这个意思内容太深广了。我们将之归纳起来,阿弥陀佛的意义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四十八愿,这就是无量觉的浓缩;若将之展开,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可以说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但《无量寿经》还只是略说,再详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讲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有没有更详细的?有,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细说。诸位要是能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就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

所以,佛教导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都念到了,一句也没漏掉,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门。总持就是现在所讲的总纲领、总原则,「南无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就,决定得生。这是佛的名号简单的释解。

Thursday 24 July 2014

业余华乐团的未来与展望

音乐会的成功举行并不是偶然。它聚集了策划,根基,音乐,人缘,信任,规则等因素让它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策划是一个乐团甚至是一个组织或公司的命脉的延续。成立一个乐团不难,但是要将一个乐团或团体延续下去就需要良好的策划。策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乐团的愿景VISION与使命MISSION。 愿景VISION就是乐团想成为什么。使命MISSION就是乐团的业务或想做什么活动。这两个最基本的宏愿就是带领乐团走向未来的方向盘。虽然乐团可以有自己的愿景与使命,但是它始终必须与所属的组织的愿景与使命相结合,两者都必须朝向相同的方向前进。 有了愿景VISION与使命MISSION,乐团就可以定下五年计划到十年计划。可能很多人觉得五年计划到十年计划很遥远,成功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如果没有计划,乐团就会得过且过,漫无目标的练习,这样一来那里能茁壮成长? 五年计划到十年计划可以分为构思与详细的计划。对于两年内的计划可以更加仔细如各种活动,音乐会的曲目与类型,观众群,月份或日期,地点等都出现在计划内。第三年以后的却可以一大纲如重要曲目,乐队类型让乐团对未来的方向具体化。 当计划完成后,近期的活动必须开始成立工委会并开始编写策划书PROPOSAL。很多人觉得计划只需要在脑里面,但是人类就是善忘的动物。自己讲过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当初的信口开河很快就变成口若悬河的历史遗迹。

如果把策划书写下来,众工委可根据里面的要求进行,虽然到最终的时候会与原本的有出入,但是它仍然可以有75%以上还与与原本计划相同,对乐团的接下来的活动更能相辅相成。 以乐团为例子,策划书必须锁定音乐会的观众群,乐曲的风格然后才能制定乐曲。虽然原本制定的乐曲不是全会被演奏,但是它仍然是乐团目标的一部分,因为有目标,团员才能进步。 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预算案。钱对任何组织永远都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虽然每个人都想搞一个很好的活动,但是活动里的每一方面都需要金钱的维持。所以拥有一个较全面的预算方能让工委在执行任务时候有一个最高限度,避免超支的状况发生。

除了 策划书,日程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每一个计划必须有日程表的配合才能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道路。日程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凡是在三个月之内的计划必须有详细的日程表,每项活动必须如日历般以天来计算;超过三个月的却可以较宽松些,只注明开会,练习等重要活动的日期。 一个乐团的根基必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如,演奏人才,管理人才。人就是乐团最重要的财产。由于乐团不是附属学校的课外活动,人员的更换或流失一定比学校高。乐团唯一能能做的就是有明确的目标让团员有归属感继续留下来。

另外一方面,乐团更需要一个管理团队。其实乐团的团员不必要100%是演奏员,一些不能再演奏的团员可以加入乐团的管理。只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才能带领乐团走向制定的目标。 音乐是乐团的灵魂。乐团的音乐多样化才能避免过于单一的音乐路线。从合奏作品来说,不管新旧的作品,或任何风格的作品百花齐放才能丰富乐团的灵魂。不管大型,小型,重奏,独奏,协奏或从传统中国风,西洋交响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都不可以缺少,每一种音乐都对乐团起着不一样的影响。

另外一个就是创作,乐团如果有一个班底可以为乐团编写新作品,就能避免乐团太过依据外面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缘可以分为器乐与其他方面如艺术,歌唱等。有时候一些歌曲需要到不同的乐器方能演奏。在外的人缘除了可以方便寻找演奏员协助外,它也提供一个不同的方向让乐队团员学习不同的技术。另外很多歌曲可以通过歌唱来丰富乐团的表现形式,与不同歌唱家或合唱团的紧密联系可以在不同的时候较容易得到帮助。乐团的艺术性更可以通过文章,书画,茶道等不同领域的结合发展出不同的音乐一艺术的结合。现今本地的乐团都着重在器乐表演,但是在外国已经结合了不同的艺术或风格于一体。如音乐与茶,书画与音乐,合唱与乐队,诗歌朗诵与乐队,舞台剧与乐队,舞台与音乐等等。

信任更是这样乐团最重要的元素。只有专署团体的领导,乐团管理,团员的互相信任与支持才能延续乐团的使命。归属感的最多成分来自各方面的互相信任。如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磋商解决就是最好的方法。

规则对很多人来说会约束着个人的自由,但是它往往就是避免错误的最大保障。如果要举办任何的活动,只有明确的步骤PROCEDURE才能避免节外生枝等错误。如要特别的活动或音乐会从策划,场地,设施的运用或协助的团体如有明确的步骤PROCEDURE申请与跟进将会更确保一个活动的顺利进行。虽然有时因策划者的更换,但是接手的新人因有迹可寻下,也可以完成任务。

一个乐团的经营其实就是一个组织或公司的管理。现代化与避免个人风格(ONE MAN SHOW)的措施才能带领乐团走更长远的路!

《从“心”开始》音乐会记

《从“心”开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美丽的海报,深蓝色的封面突出了以低音图表与高音图表组成的“心”。出自佩芬手笔的封面贯穿了音乐会的特刊,海报与台上的银幕。团员特刊的分发就意味着音乐会就只剩下几小时,从香港回来的嘉洋,吉隆坡回来的国荣,展溢,正力,昭庆,惠真,锦凤,嘉祥,凇祺,韦忪,炳泰,念鸿以及从新加坡回来的锦嫦都在星期六早上全都汇聚一堂了。

排完六重奏后,打击乐组开始排练《欢腾的九九》与《龙腾虎跃》的打击乐段落。这时最令我感动的是乐团的二胡组自告奋勇来增加练习,要求韦忪再指点他们。一个不吝啬的老师加上一群不耻下问的学生就是乐团最好的推动力。

下午三时,当涌毅把音响与灯光启动后,芳棋与闻全开始了总彩排的头阵。大家很难想象到两个毕业自非华校的学生,竟然能以华语主持得那么好。他们发音准确,用词恰当之处,令一些来自华文中学的学生都自叹不如呢!

由于音响的排位第一次彩排,舞台工作人员显得手忙脚乱,幸好光中即时给予援助方才顺利度过。




晚餐后,乐团开启新的里程-第一次拍乐队的全体照。以往的音乐会都没有策划拍照环节,这次的新尝试,让乐团有了正式的乐队照片,更有意义的是乐队是在自己的会所里面的大合照。

随后银幕上开始播放乐团的历史旧照,陪伴着的是笙的甜美声音。这些历史旧照一幕幕的钩起了很多人的青春往事。虽然70年代的照片很少,但是它却是我们对老团员的一个怀念,前前后后也用了两个星期从不同团员的收藏里集合到那么多的留影。从这次的照片收集,我们可以较完整的把这些资料存档,减少了乐团明年周年纪念时再收集资料的麻烦。

庄严的《佛宝歌》与朝气蓬勃《社歌》后,筹委会主席与社长以致词来鼓励乐队更上一层楼。然后就是颁发纪念品给带领乐团多年的指挥。维森带领乐队出征了四次的比赛,两次获得亚军与一次的季军头衔,更带领乐团主办《把春流住II》,《闯将令》,《饶梁旧曲献慧音》音乐会。此次的音乐会可以说是他在移民澳洲前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我们能做的即是以维森的旧照片,编辑一本照片集让他到了澳洲也会回想起慧音社华乐团。

悠扬的笛声在钢琴的伴奏下吹出了《青花瓷》,仿佛比喻乐团的音乐象青花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呈现出美丽的乐章。银幕上以黑底衬托出青花瓷器的洁白与细腻的手工,从陶瓷胚胎的制作,起稿,过稿,勾线,分水,施釉到烧成的每一步骤都需要不同的技术。这就像我们搞音乐会一样,不同岗位都需要不同的技术或能力的人才一起努力,才有今天见到的《从“心”开始》音乐会。

由老团员呈现的六重奏《美丽的神话》是集合多人的创作概念,从音乐的选择到乐器的种类然后到调和性,感觉都集合了六个人的意见。虽然嘉洋远在香港(有时还出差到美国),托高科技的福,面子书把大家从不同的地方连接起来,各种讨论轻松的可以完成。《美丽的神话》除了是一个集体音乐创作,更是一个集合不同地域的团员的流行作品从新创作概念。在乐器构思方面,乐团运用了笛子,琵琶,二胡,扬琴,大提琴,电子琴,巧妙的运用了三种音色特出与三种音色和谐的乐器,让乐曲兼顾了特色与柔和的本质。

随着舞台转暗,银幕上出现了过往比赛时的演奏片段,配上《童年的回忆》的音乐,让大伙重温旧时比赛的酸甜苦辣。

突然间,珊珊喊了一声:“练习咯!”工作人员,团员从舞台前后左右涌上舞台。当大伙调好音时才发现指挥不见了。 原来指挥乘搭的飞机误时而迟到。指挥一上台,乐队以蓬勃的气势奏出了笔者写了十三年之久的旧作品《欢腾的九九》。乐曲在各乐器都有表现的段落,让吹弹拉打都能够发挥出来。指挥在最后一个音符一挥,舞台上由动转静。

慢慢的一棵松树出现在银幕里,以黑白照片拍摄的黄山雪松正可以表扬了松树的清高,配着中阮独奏的《松风寒》结合为一。王惠真以中阮模仿古琴,以浓厚的韵味让现场的观众陶醉在《松风寒》的音乐里。据说惠真已经很久没有在舞台上独奏了,这次的《松风寒》除了为观众带来至高无上的享受外,更为演奏家找回了舞台的信心,这就是《从“心”开始》最大的收获!

另一位来自吉隆坡的老朋友-林韦忪当天首演了陈炎章的二胡独奏曲《蜕》。《蜕》虽然还是沿用着传统的音色,但是在音程关系上却运用了很多的西方的手法。阔别舞台多年的韦忪把音乐的线条演得丝丝入扣,完全结合了二胡的传统与新风格为一体。他的每一个音都紧紧把现场的每一个人扣入他的音乐王国。韦忪除了二胡演得好,更是一个好老师,对乐团的年轻演奏员更不吝啬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在乐队的胡琴的和谐,弓法与指法上的统一做了很大的贡献。

来自槟城的古筝老师方子伦为大家带来了新派古筝独奏曲《箜篌引》。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庄曜先生于1999年以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新派古筝独奏曲《箜篌引》以非五声音阶的定弦写成,以古筝模仿箜篌的音色。《箜篌引》取材唐诗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描写梨园子弟李凭在都城长安弹奏箜篌时产生的泣鬼神、动天地、石破天惊的演奏效果。起伏多变的节奏,着意抒发原诗带有幻想性的意境。后半部分采用比较明快的舞蹈性节奏,既有轻灵,又有粗犷,既有婆娑翩翩,又有“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的奇特景观。使听众随着乐曲进入一个天高地阔神话般的世界。子伦在十年前与乐团结缘,今天以其高超技艺把作品的抽象、扑朔迷离与奇幻瑰丽的音乐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香港有个奇特现象,所有的佛教徒歌星唱过《心经》后,其演义事业就会更加顺利。所以由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林夕谱曲的《心经》经过一代代的歌星而红遍粤语为主的佛教界。今天乐团首席林国煌与慧音社的老师陈淑梅分别以二胡与小提琴二重奏方式演义林夕谱曲的《心经》。中西合并之下奏出了带有流行音乐味道的《心经》,配上走位,背景音乐与庄严的菩萨圣像,带给观众的就是不同的音乐享受。

正如以上的很多演奏家一样,女声独唱梁昕伃也是超过十年没有上过舞台。为了这次的音乐会,她从新找回自己在舞台的感觉。演唱星云大师作词,陈炎章作曲的2004年《人间音缘》马来西亚决赛佳作奖的《朝山》。炎章与林韦忪亲自以钢琴与二胡伴奏的《朝山》配合昕伃自然的歌声,深深的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以传统音阶谱写的《朝山》在词曲都能描述了清晨朝山时的情景,更刻画出虔诚礼佛的不二心。

当乐队从回舞台时候,昕伃与乐队为观众带来许家俊作曲的现代佛曲《阿弥陀佛在心间》。在大型乐队的伴奏下,乐队如管弦乐团般奏出行云流水的音乐,完全改变了以往华乐团只奏吵吵闹闹的锣鼓或喜庆音乐的刻板印象。这也是笔者停笔六年后的第一个大乐队作品编曲,更是第二次以管弦乐团伴奏理念谱写的伴唱作品。

听完轻快的《阿弥陀佛在心间》,维森带领乐队演奏乐团的招牌曲目《灵山梵音》(彭修文作曲)。今天演奏的团员中,仍然有一半是1999与2002年比赛时候的原班人马。乐曲更运用了慧音社平时诵经用的大木鱼与大謦,这两个法器除了陪伴众人诵经外,更陪伴乐团到全国各地的演出。不说大家不知道,当年巡回演出或比赛,团员们不舍得让法器坐在巴士椅子上,而是全程抱着直到到达目的地为止。话说这两件法器因长期诵经下已经具备了灵气,其声音很容易就与观众取得共鸣。彭修文作曲的《灵山梵音》根据古琴曲《普庵咒》创作的。这首曲子它是彭修文1982年访问香港的预定曲目之一,原为王沛伦(原本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员,后来随蒋介石迁往台湾)所作,但在排练时却找不到谱,只找到一张琵琶分谱,彭修文没办法,只得对着这张分谱依样画葫芦,「重作」了一首灵山梵音。乐曲又静到热闹,乐器一层一层往上发展,生动的描写了宁静的深山,久远的古刹,钟鼓齐鸣,渲染灵山佛会的热闹场面。

同样由星云大师作词,陈炎章作曲的《家》其实是一首乐团的大合唱。《从“心”开始》音乐会的宗旨就是让所有的团员回来这个家,从新归队为慧音社效力。演完后,乐队在观众的热烈喝彩下再加演乐队的另外一首得奖乐曲《龙腾虎跃》。打击乐同样有当年的领奏者许嘉洋以排鼓演奏,以热闹的气氛为《从“心”开始》音乐响宴画下美丽的休止符。

演完后,乐队与慧音社执委会来个大合照。社长与众执委们从头听到音乐会结束就是对乐团最大的鼓励,还有众执委们给予乐团的各种协助更不能言尽。期望接下来的日子可以为社做更多东西。

当观众慢慢离开的当儿,乐团以热闹的气氛演绎了生日歌,一个以海报《从“心”开始》为构图的蛋糕出现在舞台上,原来今天就是愫嬪的生日,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带着众多团员的祝福就在最后一分钟上演了。笔者更代表乐团将一张超大的祝福卡献给即将离开的指挥,期望他前程似锦,生活愉快。

《从“心”开始》音乐会虽然到了尾声,但是它恰恰是一个开始。慧音社华乐团从今天开始从新出发,以弘扬佛教音乐为主,以音乐度化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