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September 2012

用心聆听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在众多的二胡协奏曲里,刘文金创作的《长城随想》到今日仍然是最具民族韵味与交响化的二胡作品。从1979年开始创作,1982年首演到今日的30多年里,《长城随想》还是常出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

《长城随想》的创作灵感始于1978年。作曲家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当场就与随行的闵惠芬约定用二胡协奏曲来抒发内心对长城的感受。

回到中国后,刘文金开始了《长城随想》的创作,但是在那艰苦的年代搞创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经济不好的刘文金最好的营养餐就是一个鸡蛋。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酝酿,构思,写作与编配总谱。创作期间,各段落的二胡谱时常寄到上海给闵惠芬试奏,有时闵惠芬到北京出席人协会议就顺道到刘文金的家里商量关于乐曲的各部分。

就在创作期间,闵惠芬患上了肿瘤癌症。1982年元旦进行了第一次的手术,但是为了5月的“上海之春”的首演,闵惠芬在伤口未愈合的情况下,包扎着纱布溜回家练二胡。

在闵惠芬住院的日子里,有一个杭州来的学生-许奕一直陪伴着闵老师,同时照看着刘炬,她是赵松庭老师介绍来跟闵老师学习二胡的学生,在医院里,闵老师要给她上课,被她拒绝了,只是细心的陪伴着闵老师,看护着刘炬,使这个需要照顾的家有了条理。后来许奕成为浙江省歌舞团的首席,她的二胡技艺可能不是最拔尖的,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内心最美好的人格魅力使我对她非常崇敬。

闵惠芬患病的消息传到了刘文金那里,正在配器阶段的《长城随想》停顿了。为了让《长城随想》可以顺利首演,上海民族乐团的副团长吴逸群更亲自赶到北京与刘文金见面,他对刘文金说,要让闵惠芬首演此曲才能振奋她的强大生命力。当他了解到闵惠芬正在和死神抢夺时间时,他的创作速度也加快了,没有了白昼,豁上了,夫人张彩华看在眼里,默不作声,只是把家里仅有的鸡蛋节省出来,每天给他煮一个,增加一点营养。

上海民乐团建团后不久,指挥瞿春泉的夫人曹浩玲不幸遭遇车祸身亡,这无疑于需要精神支持才能完成音乐指挥的瞿春泉是致命的一击。一年后瞿春泉重新站到指挥台上,与上海民族乐团努力的排练《长城随想》,这首伟大的作品让瞿春泉重新散发他音乐魅力,从人生低潮中走出来。

1982年5月,刘文金到上海指导《长城随想》的排练,由于那时的上海民族乐团财力匮乏,连宾馆的钱都付不起,刘文金只能住在乐团二楼的房间,与团员们一起吃食堂的饭菜。一个星期天更遇到水灾,让刘文金被困在二楼,情急之下,抱病的闵惠芬带着儿子把自己准备的食物带给刘文金,让刘文金感动不已!

首演之夜,乐团全体演奏员,指挥,担任独奏的闵惠芬,台下的刘文金与副团长吴逸群,心中的起伏比我们听音乐的更大,因为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苦难,从心灵的体会让《长城随想》散发着无穷的音乐魅力。

1983年,上海华东医院静静的肿瘤病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转眼间,瞿春泉来到闵惠芬的病床边。“老闵,《长城随想》获奖了,在全国作品比赛中获奖了,三百首民乐作品参赛,《长城随想》第一名!我回上海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你这个消息。”声调兴奋激动中还喘着气。“真的?!”“真的,是在无锡比的,是全国民族乐器作品比赛,用的是我们的录音,我也是评审,参与打分的,其他评委一致反映这个曲子好,深刻……。” 闵惠芬一下子跳起来,两双手顿时紧握在一起。

1987年,闵惠芬身体逐渐康复。9月17日在阎惠昌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伴奏下于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了《长城随想》,更录制了《长城随想》的第二个录音。1988年在香港演出四场。在第一场和第四场与香港中乐团和关乃忠演奏了《长城随想》与老关的《第一二胡协奏曲》。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关山行》是一个庄严、雄伟、深邃的乐章,由序奏、五个乐段和尾声构成。乐曲从朦胧中慢慢的加入乐器,象电影里的拍摄手法,从远到近的观看长城。二胡的独奏就像一个老人在那荒凉的关山回忆起以前的种种经历。带有古琴韵味的二胡独奏使乐曲有从容、深沉之感。二胡与乐队的交织,旋律的起伏,更形象地表现出长城的蜿蜒起伏,赞颂这着伟大的工程。

第二乐章《烽火操》由引子、六个乐段和尾声组成。弹拨乐器所奏的紧张急促的节奏,勾画烽火告急的激烈场面。二胡独奏一出来,就让听众的心更紧张,而二胡的技巧在这个乐章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快弓,抛弓,跑音等都考验着演奏者的技术。稍微的不足就破坏了作曲家描绘的战士们骑在马背上驰骋沙场的紧张残酷的决战场面。

第三乐章《忠魂祭》由序奏、慢板、华彩和再现性乐段组成。慢速与低沉的音乐刻画了长城内外尸横遍野、冷月残照的凄惨景象,蕴含着对死去无名将士的祭祀慰念。乐曲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对二胡来说却不容易,每一个音符的诠释都关系到整首乐曲的效果,每一个音都包含了松与紧的扣弦,配合运弓的力度的丰富变化来扣着听众的心。

第四乐章《遥望篇》由行板、小快板和终曲三个部分组成。乐曲一开始以流畅、舒展、富有歌唱性的节奏描述了和平时代让长城关内的居民可以安居乐业。之后乐曲速度进一步加快,表现出人们攀登长城、凭空远眺时的心理情感变化,富有青春活力。三连音在乐队的穿插配合下,音乐转向了排山倒海的气势中,抒发了人们高瞻远瞩时对中国未来的坚定信念,最后在昂扬激烈的高潮中结束。

到今日,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录音仍然不多,笔者手上才有6个版本。

1.《闵惠芬二胡精选集》,二胡:闵惠芬,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
专辑:《闵惠芬二胡精选集》
发行时间: 1992年
出版发行: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唱片编号:SCD-0010
唱片制式:ADD
编辑:裘蕰清、白金翔
录音:汤海阳
伴奏:上海民族乐团
指挥:瞿春泉
二胡独奏:闵惠芬

曲目:

01.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 [16:14] (张晓峰、朱晓谷作曲)
02. 二泉映月 [6:06](华彦钧作曲)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刘文金作曲)
03. 第一乐章:关山行 [8:31]
04. 第二乐章:烽火操 [4:49]
05. 第三乐章:忠魂祭•第四乐章:遥望篇 [15:20]

据说这版本是闵惠芬患重症时候的录音,是最早的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上,虽然不比阎惠昌来得细致,但是基本的框框已经现形,速度的处理的细节变化较少,属于首演的录音已经是非常完美了。

唢呐,笛子,高胡,柳琴等的传统味道较重,声部和谐度还没达到很好的交融。第三乐章《忠魂祭》的大提琴领奏的音色显得暗淡,单是这跟闵惠芬在她的文章里描述符合,那时的上海民族乐团经济不好,连练习的场所都成问题,何况是乐器。第三乐章《忠魂祭》的后尾的乐队全奏的速度慢(还保持第三乐章《忠魂祭》开头的速度),情感释放的爆发度显得不足。录音也偏重于高低音部分,但是以ADD的模式压制的光碟反而每个乐器都非常清晰。这个版本虽然不是最好,但是它毕竟是首演的见证,也是现代民族音乐的前辈默默付出的血汗史.

闵惠芬的第一乐章《关山行》的味道很浓。第三乐章《忠魂祭》的感情特别丰富,似乎在倾诉着自己那个时期的各种遭遇。第四乐章《遥望篇》显得有点慢与沉重,对前途的远瞻似乎是有点忧虑。全曲的二胡独奏的高音区有点虚,与浑厚的低音有明显相差。

2. 《 中国民族管弦乐系列(一)-长城随想》,二胡:闵惠芬,阎惠昌指挥中央民族乐团,1988年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
专辑:《 中国民族管弦乐系列(一)-长城随想》
发行时间: 1988年
出版发行: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公司
唱片编号:88-202
编录:袁德明,马小南,陈源,徐浩然,甘文龙
演奏:中央民族乐团
指挥: 阎惠昌
特邀二胡独奏:闵惠芬

曲目: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刘文金作曲)
01. 第一乐章:关山行 [8:49]
02. 第二乐章:烽火操 [4:50]
03. 第三乐章:忠魂祭 [14:18]
04. 第四乐章:遥望篇 [5:03]
交响音画《水之声》( 阎惠昌作曲)
05. 第一二乐章:瀑布•湖水[7:32]
06. 第三四乐章:小溪•大海[7:28]
07. 大型合奏《春节序曲》 [4:41] (李焕之曲, 彭修文编配)
08. 大型合奏《翠湖春晓》 [4:12] (聂耳编曲, 刘文金编配)

据说这张专辑就是一九八七年九月首届中国艺术节,阔别六年舞台的闵惠芬终于复出,与中央民族乐团录制的,也是闵惠芬病愈后录制的第一首大型协奏曲。

乐队的处理较早期的上海民族乐团版本稍微有点改变。阎惠昌指挥的在很多细节上做了修改,
最明显的是第四乐章《遥望篇》在结束前的乐段里的弦乐做了顿弓的处理,让音乐更完整的更有民族味道的衔接到结束句。中央民族乐团的中低音特别是管乐都明显的加强。各乐句的大小声,速度的变化很明显,让乐曲更生动了。第三乐章《忠魂祭》的中阮德伴奏音色很美,升华了整个乐章。

闵惠芬的第一乐章《关山行》加速了,多了潇洒,少了悲情。第二乐章《烽火操》速度也变得更快,增加了紧张度,紧紧扣着听众的心情起伏随音乐到大战的长城边疆。她把原来的急版的音乐化为一幅幅千军万马的如排山倒海般向观众冲来,你眼前的不再是一首音乐,而是一幅幅的画卷。第三乐章《忠魂祭》的速度变化很丰富,比原先的上海民族乐团版本更美,更深情。第四乐章《遥望篇》显得有点慢与沉重。而二胡各音区的差别减少了,实践了音量统一的先驱。

这个版本的录音是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拉萨行》一起出版的双CD,近几年笔者还看到了DSD,SACD的再版。

3. 《长城随想》,二胡:宋飞,阎惠昌指挥中央民族乐团,1990年雨果唱片出版
专辑:《长城随想》
发行时间: 1990年
出版发行:雨果唱片公司
唱片编号:HRP785-2
录音:易有伍
演奏:中央民族乐团
指挥: 阎惠昌
二胡独奏:宋飞

曲目: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刘文金作曲)
01. 第一乐章:关山行 [8:46]
02. 第二乐章:烽火操 [3:48]
03. 第三乐章:忠魂祭 [8:47]
04. 第四乐章:遥望篇 [4:56]
05.燕赵春潮 [8:19] (宋国生作曲)(杨琴:许学东)
06.弹乐[8:46](孙文明作曲)
06. 新编郿鄠调 [2:48] (宋国生编曲)(王甫建指挥中央音乐学院小乐队伴奏)
07. 豫乡行 [5:11] (宋国生作曲)(杨琴:许学东)
08. 豫北叙事曲 [9:02] (刘文金作曲)(钢琴:杨俊)
09. 三门峡暢想曲 [8:46] (刘文金作曲)(钢琴:杨俊)

乐队的处理与前一个版本(闵惠芬与中央民族乐团)的一样。在录音方面,却比中国唱片更清晰,笙,唢呐,低音的音色比较美。录音的收音也较接近与现场音乐厅的效果,二胡的声量不会盖过乐队,但不至于埋没在乐队里。录音上是延续雨果唱片的传统,音质清晰,乐器音色饱和,如果喜欢发烧碟的朋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大学(中国音乐学院)还没毕业的宋飞在二胡的掌握已经显示出她的大将之风。第一乐章《关山行》虽然在感情方面稍微比闵惠芬逊色,但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气势。第二乐章《烽火操》速度很快,粒粒分明的音阶更保持了其音准,听了让人心跳加速,仿佛置身于一场大战中。第三乐章《忠魂祭》的二胡音色较淡,感情释放还不够(跟闵惠芬比)。第四乐章《遥望篇》的二胡体现了青春的气息,轻巧的拉弓让每个音更具有跳跃感。虽然上面提到了宋飞的处理小缺点,但是那时候她毕竟还非常年轻,当年的二胡新秀以宋飞的二胡味道最浓,能把《长城随想》处理到那样的境界已经很不容易了。

4. 《长城》,二胡:宋飞,胡炳旭指挥中央交响乐团,1994年3月龙音唱片出版
专辑:《长城》
发行时间: 1994年
出版发行:龙音唱片公司
唱片编号:RA-941001C
录音:李大康
演奏:中央交响乐团
指挥:胡炳旭
二胡独奏:宋飞

曲目:

01.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28:47] (刘文金作曲)
02.阳光普照塔什库尔干[7:07](陈刚作曲)(杨琴:许学东)
03. 烛影摇红[4:28] (刘天华作曲,戴宏伟编曲)
04. 听松[3:21] (华彦钧作曲)
05. 野蜂飞舞[1:19](Rimsky Korsakov作曲,赵冬梅编曲)
06. 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18:11](吴厚元作曲)

笔者不打喜欢交响乐版本的《长城随想》,它的乐器声象融合了,但是很多不同地方的感觉也淡了。这可能跟移植的编曲和指挥有关。比如第一乐章《关山行》中间的中胡伴奏改为中提琴后失去了原本戏曲的味道。第二乐章《烽火操》已开始的快速跑音的劲不够,如果小提琴的每四个音一次的重音与顿弓多一点,更能描绘出十万火急的情景。第三乐章《忠魂祭》的编曲比华乐团青出于蓝,是唯一一个特出的乐章。

龙音在交响乐团的录音不够清晰,二胡的音色显得暗淡没光彩,往往在乐队全奏时候盖过二胡独奏的声响,是很可惜的录音。

这个版本是宋飞毕业三年后第二次录《长城随想》。二胡在很多地方都做得比3年前的录音好,如二胡的感情处理更浓厚,奈何录音的缺点如音色与音量问题让二胡黯然失色。第四乐章《遥望篇》的速度减缓了,似乎是宋飞对世事的体验更多,对前途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5. 《长城随想》,二胡:黄安源,陈澄雄指挥中央民族乐团,1994年福茂唱片出版
专辑:《长城随想》
发行时间: 1994年
出版发行:福茂唱片公司
唱片编号:20021
录音:李大康
演奏:中央民族乐团
指挥:陈澄雄
二胡独奏:黄安源

乐曲: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刘文金作曲)
01. 第一乐章:关山行 [9:02]
02. 第二乐章:烽火操 [4:55]
03. 第三乐章:忠魂祭 [8:55]
04. 第四乐章:遥望篇 [5:34]
05. 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18:23](吴厚元作曲)
06. 第一二胡狂想曲[12:29](王建明作曲)

乐队的演奏与之前的阎惠昌的版本没多大的分别。但很多部分的速度与音量的细腻变化不见了。高音唢呐也太过突出了,传统味道过于浓厚,明显的有别于中低音唢呐。唯一可圈可点的是胡琴声部比之前更和谐,高胡的独特韵味减少了,但遇二胡,中胡的音色融合的很好。

黄安源的二胡感情流露不够(跟闵惠芬比较),往往二胡的声音与音色融入(太过和谐)了乐队,失去了二胡独奏的突出感。第二乐章《烽火操》的颗粒性太强,大小声的幅度与重音的强调也少了而较少了紧张度。中间的马蹄声却奏得很好。第三乐章《忠魂祭》的二胡独奏处理的不够细腻。但可能是录音问题,二胡的音色非常的淡。第四乐章《遥望篇》开始的速度非常慢,过于拖泥带水,没有了逍遥的感觉,中间的速度突然转快却奏得很好。尾声的全奏突然又慢了下来,使全曲的意境败在那里,没了一气呵成的结束句。

6. 《长城火祭》,二胡:赵剑华,叶聪指挥新加坡华乐团,2006年新加坡华乐团出版
专辑:《长城火祭》
发行时间: 2006年
出版发行:新加坡华乐团
唱片编号:
录音:曹卓越
演奏:新加坡华乐团
指挥:叶聪
二胡独奏:赵剑华

乐曲:
01. 胡琴协奏曲《火祭》 [16:14](谭盾作曲)(胡琴:李宝顺)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刘文金作曲)
01. 第一乐章:关山行 [8:38]
02. 第二乐章:烽火操 [5:17]
03. 第三乐章:忠魂祭 [9:55]
04. 第四乐章:遥望篇 [5:06]

乐队一开始的时候很快,管钟的声音太过突出,与乐队其他打击乐音色没能融合在一起。但是管乐的和谐确实最美的。第一乐章《关山行》接第二乐章《烽火操》的停顿太久了了,剪接或录音的问题很明显。第四乐章《遥望篇》最后一个音之前的停顿太久了,在录音上来说会减低听众的兴致名录音与现场演奏会有点不同,现场的停顿会吊观众的瘾,但录音用这一招会反效果。

赵剑华的二胡的感觉很象闵惠芬,毕竟他是闵惠芬的入室子弟,但是他的二胡少了闵惠芬的劲与感觉,每一个乐句里的重音不够明显。第三乐章《忠魂祭》没有细腻的速度变化。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耳机响起了《长城随想》,更阅读着很多篇关于《长城随想》的解析的文章,眼里不时泛起了点点的泪光。一首那么伟大的二胡与乐队的作品是经历了那么多音乐家与乐团领导的努力才有今日听到的《长城随想》。

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写《长城随想》的文章,距离第一次写已经是四个春秋。第二次重新听过所有的录音所得到的感想与以前不同了,岁月的洗礼与生活上的经历让笔者对音乐的要求也不一样了。虽然对于大师级的二胡演奏家评了一些缺点,但是那些缺点并不是大缺陷,致使各个版本比较下的微长短,这也是一些朋友所说的吹毛求疵或是听得太细了。

好的协奏曲必须要各个方面的配合,独奏与乐队的音色,速度,重音处理,录音的音量分布,停顿时间,音色,收音筒的位置,录音场所的音响等环环相扣才能录制一首好的协奏曲。总的来说,笔者最喜欢闵惠芬与中央民族乐团的版本,各个不同重点都作到了。好的作品就是听后能让听众回味,想再听一次的录音。


参考书籍: